2025年5月10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冯立《白夜》

发布时间:2015/8/28  作者:中国摄影报  来源:中国摄影报

作品:《白夜》

作者:冯立

作者简历

1971年生于四川成都  现居成都
      主要展览:
      2015年  《重庆长江国际当代影像展》
      2014年  《第十届连州国际摄影节》 中国当代摄影十年
      2014年  《云南罗平国际摄影节》
      2013年  《成都纵目三摄影展》
      2012年  《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 最佳摄影师大奖
                   《第八届连州国际摄影节》 评委会大奖
      2011年  《成都纵目二摄影展》
      2010年  《2010年三影堂摄影奖》 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  北京
      2009年  《第五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连州
                   《异视——成都青年摄影师九人展》 成都
                   《纵目——成都当代摄影展》 成都
      2007年  《 广州国际摄影双年展》 广州
      2006年  《第二届连州国际摄影年展》 广州
      2005年  《旧金山国际摄影博览会》 旧金山
                   《平遥国际摄影节》 平遥

作者自述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摄影,但我相信这就是现实的另一面。 我无法解释这些照片的确切含义,就像我依旧没有彻底弄明白这个世界一样,我唯一能告诉大家的就是我的疑问。很多时候我不过是一个提问者,面对眼前所发生的一切,用一个问题来回答又一个问题。答案,其实永远都是一个问号。相机,充当了我提问的工具,让我可以随时举手发问。闪光灯划开看似平静的世界,在心底留下深深显影。窗外白夜如昼,路人行色匆匆。这是我的世界,白夜的世界。

评委评语:

冯立的《白夜》系列,已持续拍摄了十年。无论是以前的黑白,还是如今的彩色,他这些照片独特、锐利、凶猛。冯立无意黏着于纷繁万象的世间具体质地,我认为他是在一个针尖上去表现世界和人性,他牢牢立足于其自身体验,在这个点上单刀赴会。

冯立并没有打出旗号,征伐庞大的、无名的社会,他在我们层层叠叠、各自言之凿凿的意义世界里寻求不设防的纠结与晦涩环节,这充分显现了他真正的艺术才能。《白夜》系列照片是“险”的,这种“险”源于一个根本困境:任何一种普遍性立场都会伤害人类生活的个别、殊异,都有可能删减或忽略世界的幽微复杂之处。很多具有所谓“社会情怀” 的照片,很多具有所谓“批判精神”的摄影师正是因此丧失了影像信誉。

意识到这种“险”,冯立的照片总是充满内在的紧张和难度,他始终在绷紧神经维持平衡。白夜如昼,白夜是巨大深广的存在,牵涉到生命的几乎全部疑虑,现实与怪诞互为表里、互为映衬、互为缠绕,冯立掌控住了艰难的平衡。(姜纬)

推荐语:

冯立的照片所攫取的日常人物,往往是在一种戏剧的情境之中,而且充满了荒谬感。这些人物也就是我们熟知的仿佛街坊邻居,被他悉心装扮之后,再做好表演设计。在他们一一登场之际,冯立只是在等待他最需要的那一刻。
      那一刻,却在他的闪光灯的强烈照耀下,每一处细节彰显在照片胶膜的最表层,他似乎喜欢绚丽对比的色彩,或着更喜欢表演者出人意料的失控神情?
      然而,冯立等待的恰是整个画面陷入莫明伤感的时候,他凝固了那个时刻。且又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荒诞景象,亦如一次梦游,短暂地与个人生存经验脱节了。此刻与梦幻的错位,也就完成了一次镜像游戏。(洪磊)

冯立是目前中国最富创意和多产的摄影艺术家之一。当下无所不在的视觉图像和数码影像的线上传播(如微信,Instagram等),使得“直接”的摄影师们愈发困难地脱颖而出,在创作中展示自己独到的眼界、立场和视角。在这被各种图像充斥的环境中,冯立取材于日常生活的戏剧性,以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到了那些在中国社会中的深度现实和奇异现象。作品既精准又有自发性,大大触动和满足了观众的好奇心,好像摄影师和相机都隐身了一般。他的照片在国内“街头摄影”中,是我所见过的最新颖犀利并且延续性极强的作品。
      冯立捕捉瞬间的速度和直觉让即便是最敏捷的用手机拍照的摄影师都自叹不如。然而,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关于速度的。冯立的视角中透露出一种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气,让他发现了生活中那些奇怪又美好的片段。这些片段在他的镜头下展现出了更大更多的各种关联和复杂性供观者去解读。他的作品有着发自肺腑的能量和勇气,使得我们相信他是一名十分成熟的艺术家、摄影家。
      除了纯粹视觉上的享受之外,冯立的作品一直以来都会给我带来这样的希望,那就是未来的摄影不会单纯需要依靠Photoshop或是观念艺术,如果摄影师本身有足够的勇气、敏感度和信念,即便是通过最普通的手法,仍然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拍出感人而精彩的原创作品。(贺思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