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秦颖《四十座城》

发布时间:2015/8/28

作品:《四十座城》

作者:秦颖

作者简历:

1984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省阜阳市,现生活工作与北京。
      教育背景:
      2007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    获学士学位
      2015   中央美术学院摄影系         获艺术硕士学位
      主要展览:
      2013   《“试验田”中央美院研究生作品展》,元典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4   《雅昌.保利新势力》,国家画院展览中心,北京,中国
      2015   《新生代联展》,德国久久画廊,奥沙芬堡,德国
      2015   《2015研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民间的力量》,民生现代美术馆,北京,中国
      2015   《2015中央美院研究生精选》,HIHEY云空间,北京,中国
      2015   《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浙江美术馆,杭州,中国

作者自述

创作这幅作品的起因,是我从2006年开始,一直在不断出行与考察,走了大概11个省的多个小城。我觉得大城市和小城不一样,相比较像被修剪过的盆景一样的大城市,小城则更像自然生长的野草。小城文化单调,大众审美趣味上又有所相同,因此小城也有自己较为相近的发展模式,所以我想到把无数个小城并置为一座城。

在图像的呈现方式上,我把图像跟绘画相结合,呈现的质感又像壁画、石板画一样。这是我受罗马壁画的影响,壁画给人一种苍桑感与历史感,而这正好切合了我想表达的小城兴亡的时代变化,又与小城本身并不太鲜亮和无特点的质地相吻合。在制作上,我在类似石膏板的肌理上喷绘、雕刻、水洗等,用绘画改变图像,强调某一个色彩的平面性,提纯了自然界中抽象的因素,让画面变得更加明确。这样做既可以削弱图像本身的廉价性,又保留了图像中的真实性,同时图像又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复制性。总之,绘画的介入,更能加强个人情绪的表达。

评委评语:

在评选过程中,我一直强调要看作品,也要看作品阐述,原因是要更多了解作品用意以及展览希望呈现的方式是否与内容相契合,当然,最终入围与否正是艺术家自己思考得到观赏者认可的一种褒奖。

关于作品《四十座城》的创作理念,我和作者本人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首先,我认为作品完成度是比较准确的。在这次送选的摄影作品中,为了形式而创作的不在少数,而形式和内容相结合,表达准确的作品少之又少。秦颖的整体照片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拼接四十座城镇照片,最终合成另外一座城市。每一幅照片用雕刻、水洗、打磨、透明晕染、再上色等手法精心创作,非常形象地表达了全国各个城镇被拆解及“被整容”的现实。作品最终显现出一种混杂而混乱的“和谐”城市样貌。

我想,这一件独幅照片被不停地“修剪”处理后的效果,正是作者对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图解。(王庆松)

推荐语:

秦颖是我的研究生,今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摄影专业,获得MFA硕士学位。短短两年的时间,一直埋头关注于自己的创作,她持续关注着中国当下中小城镇的情态和它们的面貌特征,记录和采访了河北、河南、山东、山西、江苏、安徽、青海、陕西、浙江、辽宁、内蒙古等11个省、自治区的多个小城,并从城市面貌、风景、状态等方面分析与调查这些城市的普遍性特点并总结,准确地抓住了中国小城镇里的那种单调的文化气氛,如同贾樟柯导演的电影里的那种场景,展示了当下人民大众普遍的生存状态和审美趣味。她利用绘画手段介入,和影像语言的结合,反映出时下里新老文化在一个特定区域内的新旧冲突和尴尬。(姚璐 )

此图为《四十座城》作品的文字解说图,图像里面标明了每一个城市的拍摄时间和地点

2009年10月21日拍摄于大同市

2014年2月6日拍摄于尚庄镇

 

2012年10月29日拍摄于涞源县

 

2010年5月23日拍摄于上海市

 

2010年11月8日拍摄于宣化县

 

2006年8月13日拍摄于乐清市

 

2010年2月13日拍摄于建湖县

 

2009年1月30日拍摄于盐城市

 

2010年5月13拍摄于莱芜市

 

2010年12月31日拍摄于张庄镇

 

    我出生于小城市的乡镇,在那里度过了青少年的时光,因此我更加关心与了解代表了绝大多数中国人口生活聚集的小城镇。我觉得大城市和小城不一样。相比较像被修剪过的盆景一样的大城市,而小城则更像自然生长的野草。小城文化的单调、大众审美、民众趣味上又有所相同,因此小城也有自己的较为相近的发展模式,所以我有了把无数个小城并置为一座城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