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TOP20·2015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 邢磊《江国寂寂》
发布时间:2015/8/28
作品:《江国寂寂》
作者:邢磊
作者简历:
出生于1991年,一个小镇青年,生无所长,偏爱照相。
作者自述:
第一眼见到长江的时候,我就知道,我离不开她了。
南方人喜欢把心事托付在氤氲弥漫着灰暗潮湿的下雨天里,好像只要一下雨就能冲刷掉心里所有的隐晦、不堪、悲戚与苦闷。任凭雨水一直下,一直下,下到漫山遍野,流进下水道,流进长江,最后都汇入大海,这样说的话,长江也好,大海也好,都如母亲一般,包容了我们一切的心事。那我想她们都是伟大的。
很长一段时间,我都游走辗转于此,拍下了很多关于她们的画面,有人撑伞泛舟,有人对江弹琴,有人对着江河湖泊诉说心事……在这里的发生的任何一切都让我着迷。它们共同构筑成了这些懒散随意的画面,但我觉得,正是因为它们似片段般支离破碎才显得更真实,毕竟生活也是如此。这一切都像南宋词人姜夔《暗香》里的那一句短句:“江国,正寂寂”。
评委评语:
邢磊的《江国寂寂》系列,并没有采取多么炫目的拍摄手法,这并不等于说它是在平铺直叙,相反,它运用了较有说服力的双线结构:现实世界与内心世界之间的交叉性描绘,这有助于落实“把心事托付”。
《江国寂寂》没有简单地将生活描绘成创伤性的故事,或者经过努力便能够组织起的逻辑性的因果画卷;同样,它也没有将生活解释成循环的悲歌,没有使用哲学性的框架将画面构造成莫名其妙的寓言。日常生活在邢磊这样的摄影师眼里,不是用来从外部去认识、衡量和表现的,生活滚滚向前,人和景物都在发生巨大改变,这些远比我们共同拥有的过去更广泛、更有力。《江国寂寂》的双线结构,说明了邢磊力图创造诗意而略带节制的风格,谁知万里客,踌躇复惘然,我相信邢磊的内心感受远远比他所拍摄下来的照片要复杂许多,对于这样的摄影师而言,现实不仅仅是能够呈现的画面,不仅仅是自我情绪的载体,现实也是某种无法细说的自治的背景。而从更高的要求来讲,摄影的自治也是必需的。(姜纬)
推荐语:
邢磊的作品中沉郁浓浓的个人气质,显然是超越他作为“90后”的年龄的,他是聪慧的。邢磊在生活中敏感捕捉到触动其内心的情境,并遵从了自己的心事,为它找到了吐露的方式。或许在创作中的聪慧是出于本能,但他知晓自己在做着一件“与我有关”的事——作品与个人是贯通的。也正是这种贯通呈现出了既潇洒又恳切、既悲悯又不刻意苦情的优质本色。
邢磊作品里密布的“暗物质”让人倍觉深邃、踏实,那是他与世界对谈的语言,是他把寂寥吟唱成歌的独特音色。他成功营造了一种抓人语境,这使他的作品有了一种迷人的特质,极具辨识度。他用内敛述说狂野,用孤寂描摩宽厚。琴呜咽,鸟惊飞,皆入画来,终汇成了他的江河。而他自己,也当仁不让地成了这江国的新君。(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