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首届“乡土中国”纪实摄影展收藏作品- 孙立胜《故乡,只爱你三天》
发布时间:2015/10/9
作品:《故乡,只爱你三天》
作者:孙立胜
作者自述:
我的故乡位于冀中平原上的一个小乡村,我在那生活了十几年的时光,之后由于父亲调动工作迁居到城市里。
离开故乡后每年会在春节回去,离乡多年,回来却已是儿童相见不相识,岁月沧桑、物是人非,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我?
由于假期的限制我只能呆上三天,在有限的时间里我拿着相机在故乡的土地上游走开始记录着不断消失的故乡,故乡的树己倒、火已熄、水已干,墓已坏、人已去,只能爱三天的故乡,还能爱你多久?
评委评语:
有些感情,且哀且伤,因为热烈,因为易变,比如爱情。有些感情,哀而不伤,然不绝如缕,相伴终生,比如乡情。所有的诗人都是归乡的,然所有的梦想都在远方。远行者才有故乡——因为在远方才能体会故土给予的精神滋养,因为在远方才能看清故乡的模样。故乡与“老家”不同,它不是个物质性的存在,它没有纬度、缺乏坐标,它的灵魂已经与你共为一体,心神相随,透彻骨髓。所以,很难说但丁属于佛罗伦萨,还是佛罗伦萨属于但丁,虽然诗人至死都没有回到他日夜思念的故乡。
这组图式刻意简单的照片把乡情的缭乱和凌乱表现得不错。“近乡情更怯”,怯生生的观看不可能太冷静太系统。其机巧之一,是并没有呈现老家的样貌,而是借助一些隐喻性的形象,表达了相当个人化的情绪。其机巧之二,是制造了时间性的对抗——三天的回乡时间,与永恒的乡愁——时间与空间的撕裂让人心痛。然而,假如真的让你终老乡闾,“故乡”这个字眼,还会那么突兀,还会那么神圣吗?(孙京涛)
故乡的路
城墙上的人
除夕夜,父亲举着蜡烛祭拜先祖
女儿站在故乡的土地上,她幼小的心灵对于故乡没有什么概念
故乡的雾霾
去坟地里祭祖的乡亲们
坟地燃烧的纸钱
残损的墓碑
出殡的人群
邻居家摆放的供桌
除夕夜的灯笼,暖我一生
雪地里的祭祖仪式
一对兄弟陌生地望着我这个远方来客
湖面静坐的人
冰上的人
舅舅家的灶台
一座历史名人的坟茔
故乡的河
土地上的文化墙
故乡寺庙里的许愿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