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首届“乡土中国”纪实摄影展收藏作品- 许平《记忆·乡愁》
发布时间:2015/10/10
作品:《记忆·乡愁》
作者:许平
作者自述:
历史,作为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总成,常常通过诸多事件、人物、场景在时空转换中构成特定的社会场域和时代氛围,为此造就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乡愁,记载着人生难以释怀的成长经历和对生活的感受。尽管人与人之间现实生活有千差万别,但乡愁仍然不失为每个人割舍不断、回味无穷的记忆。无论视为阅历财富抑或感叹成败穷达,即使淹没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或在清夜无眠或被睡梦唤起,都值得每个人珍惜。
这组以历史和现实场景与民间绘画相融合的摄影作品,意在通过图像唤起记忆中的乡愁——那是“儿不嫌母丑”的眷念和感恩,少不懂事的单纯和快乐,穷则思变的劳累与拼搏,乃至客居他乡的牵挂与回望。拟在唤起老一辈以平和心态回忆品味过去的同时,能够帮助年轻一代认识和理解祖辈们曾经的见识和际遇,从而让一个个依然鲜活的记忆叩响深藏每个人心中的音符,释放出对生命经历的重视和乡愁情结的赞美。
岁月更替和光阴流淌谁也无法逆转。记忆,在社会的发展中渐行渐变渐近渐远。乡愁,真实而不该忘却的人生记忆,留在心间上,历史长久远。
评委评语:
这是一组将照片与手绘画作同题并置的作品。作者选取了记忆当中印象深切的场景物什拍摄照片(从多到少的过程),再以插图绘画的方式复现照片中的内容(从无到有的过程)。如果说照片只是对那些记忆深刻的现实场景和物什的观看与凝视,手绘的过程就是在心中复制重现这样的记忆。稚拙有趣的形象,简括的笔墨,让这样的记忆更像是来自童年的美好时光。手绘的过程性,百般拿捏的分寸感,就像是在将自己记忆中的一切仔细抚摸过一遍,这让手绘的场景镌刻进了他的记忆深处。而并置的照片又仿佛在一旁提供一种佐证,告知这种记忆中的经验确实存在过——特别是当这样的场景和物什不再存世之时,尤其如此。(刘树勇)
挑夫在达州市民间称为“下力”或“挑挑”,以帮助他人搬运物品赚取力资为业(类同“山城棒棒军)。
野外放牧,或牵或骑,任牛游走啃草,早出晚归。
达州市渠县特有的灌溉工具。以竹篾编织成篼状,两耳缚绳,两人站在高处抛篼,从下往上提起抛水灌溉。
纤夫在达州市渠县过去被称为”扯船子“,今已少见。渠江上唯有打渔船家。
木制农具,以叶片旋转生风,用于吹脱出谷、麦等粮食作物的外壳。
赶集在达州市被称为“赶场”,现在乡镇多为3-5天一次,主要方便农民朋友交易农副产品和购买生产生活用品。
民间手工艺。多以刺绣山水花鸟为主,时为妇道人家过去持家之本。
达州市陶土多,手工制作坛坛罐罐远近闻名,俗称”车坛子“。
过去孩提多以“划甘蔗”作为儿时娱乐赌博活动,两人或多人合买甘蔗,经约定排序后,从上到下以刀劈之,以甘蔗劈痕长短分输赢,劈完为止,食之。
经手工揉捏加工的面粉类烤制食品,以渠县三汇镇锅魁最有名。
过去达州市办餐席流行八大碗,今演变成农村婚殇嫁娶待客大众宴。
达州市渠县特色食品。以高粱米蒸熟加酒曲罐装密封发酵,宴客时取出,加糖蒸热,插竹管饮之。
传统习俗,每逢清明节期间,上坟烧纸钱以祭祀先人。
以麦草为原料,刷齐编织为草排,一层层铺上房脊构成屋顶。
民间生产生活用具。开石成圆,凿出牙槽,上下对合成磨,人力推其旋转以磨谷麦杂粮等。过去多用于推汤圆面,今已不用。时久必成文物。
农村脱粒用石制器具。方法是人持木杵,用力舂向硾窝中央,多用于谷麦等粮食作物脱壳或碎渣。
民间文化习俗。有放孔明灯(祈福许愿)和放河灯(祭祀亡灵)之分。
民间文化活动。大多出现在传统节日里。表演者脚绑竹棍或木棍,离地悬走,手舞足蹈边走边演。
达州市渠县民间特色文化活动,民间锣手多人聚集,以多种套路变换节奏和打法,已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间端午节习俗。以扎龙船,赛龙舟最著名,以此检验民间技艺高下和力量比拼。
农村男女老少过去习惯看坝坝电影,今电视普及,多在家看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