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1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首届“乡土中国”纪实摄影展收藏作品- 郑亮《巴人农具农耕文化印记》

发布时间:2015/10/10

作品:《巴人农具农耕文化印记》

作者:郑亮

作者自述:

四川省宣汉县普光罗家坝巴人遗址的发掘和大量文物的出土,证实了大巴山南麓的宣汉县是巴人发源地这一历史事实。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巴人生生息息,几千年来,代代传承着古老的文明。而今,生活在农村的巴人后裔们仍然沿袭并使用镰刀、锄头、扁担、背篓、石磨、碓窝等传统农具,这些都成为巴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巴人农具和农耕文化中,我们体验并感受到巴人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价值。它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明的结晶,它每一次发展都成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里程碑。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传统农具很多已被现代农业机械替代,逐渐淡出巴人的日常生活,以后也会慢慢消失。但每一种农具,在它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都浸透着历代巴人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我们民族的智慧,升华了亿万民众的实践经验、教训和成功,反映了中华民族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规律的认识与把握。时至今日,农耕文化中的许多理念,在巴人的生活和农业生产中仍具有现实意义。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传统的农耕文化、人文精神与和谐理念,不仅在维系生物多样性、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资源持续利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独特景观、推动乡村旅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保持和传承民族特色、地方特色、传统特色,丰富文化生活与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
       在这里,我通过一组摄影作品,对曾经融入巴人世世代代生产生活的农具和农耕进行一次巡礼。用现代的视角对农具进行审视,有助于我们对农耕文化的理解。这既是对巴人祖先朴实无华智慧的崇敬,也是对巴人过去生活的追忆。

评委评语:

现代化带来的工业文明往往是以机械代替劳作,机器取代人工的方式取胜。作为有着悠久农耕文明历史的国度,现代化无疑会对农业文明带来一定的冲击。尤其在全球工业化的过程中,农业文化中的传统技艺与工具似乎已进入博物馆时代。曾经成就和见证了帝国与天下的农业社会如今面临现代化、工业化和军事化的挑战。在这一背景下,郑亮饱含一种对农耕民族文化认同的民族主义朴素情怀,以及摆脱不了的多元身份焦虑,将宣汉县普光罗家坝巴人遗址发掘出的农耕文物(犁、耙、蓑衣、镰刀、扁担等)进行具有实证精神的记录。
       问题是,纪实摄影的意义除了忠实记录与建立在文化良知上的抢救外,还应落实到自我行为的反思和对常识惰性的追问上。尤其是科学主义的视觉再现方式容易携带宏观叙事的病毒,它会在对科学的霸权修辞中遮蔽和免除摄影师的主观动机和文化意图。所以,我们需要追求的纪实态度并不是一本正经的科学主义,而是对主观介入和视觉干预的承认,以及对自我动机在拍摄过程中的自觉袒露。
       笔者的关注更多在被表述为“文物”的农具及其共生的农耕“技术”,是如何通过摄影师的视觉叙述与阐释来构建关于“巴人”的文化身份,以及确证“巴人”在当下的社会内涵和文化价值的。但接下来的问题是,作为文物的“农具”如何在身份建构中变得如此重要?或是说农具使用的技术如何确证了一个文化群体的历史身份?这就与物的文化研究及视觉的再现方式有关。而一个比较理想的关于农具及其文明的视觉言说,应该是通过一系列物的符号来将农耕文化的生活方式、劳作中的性别分工,以及与农耕文化息息相关的关于土地、祖先和天公的信仰渗透出来“整体社会呈现”(total representation of society)。
       除此之外,理想的关于物的拍摄还应呈现出一种来自空间、时间和主体之间的张力。就像郑明对巴人农具记录的危机意识一般,正是带着对现代化的反思,怀抱一种历史的忧伤,构建出与工业化的“机械物”世界相悖的“自然物”世界。但这里仍旧隐藏一个未被言明的身份政治动机,即“巴人”身份及其承认的诉求,是为何以及如何依赖“农具”的想象性建构来完成?或是说如何通过在与国家文明叙事的相似性链接中赢得自身的合法,从而满足一个建立在农业文明叙事中的国族想象的。此外,围绕“农具”来构建出的巴人身份想象,背后涉及的是现代性中的承认政治,即一种关于自我与他者的权力关系。因为,对物的纪实拍摄不应只是呈现或止于“物”本身,而是通过物的言说与视觉的重构来透露关于“自我与他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就像巴人身份的“物证”宣称及其“自我乡土化”的视觉修辞,它泄露出一种弥漫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反城市”偏见,此偏见透露的正是对工业化浪潮、城镇化进程以及现代制度的结构性不公所表现出的普遍敌意。而这种超越于“物”本身,却与物的叙述方式紧密相关的社会背景与时代心态,对作为用良知记录社会问题,揭示弱者处境的纪实摄影来说无疑是不应割除与不顾的。(渠岩)

犁,又称犁头,一种耕田的农具,起松土、碎土等作用。它由犁脖、犁弯、犁铧三部分组成。犁脖用坚硬的木头雕凿而成,长约一米,上段叫犁把,犁地时作扶手,下段叫犁嘴,用于安装犁铧;犁弯,呈L形,用天然弯曲的硬质木头制成,一头穿斗在犁脖中部,另一头与牛打脚(系纤绳的木棒)连接;犁铧,按模具用生铁浇铸而成,套装在犁嘴上。
        耕地时,还需枷档、纤绳、牛打脚等配套工具。枷档,形如弯弓,用天生弓形、木质坚硬的树枝加工制成,两端用绳与牛打脚相连;纤绳,牛拉动犁的绳索,大多为麻绳,长2米以上;牛打脚,一段结实的木头,长约80厘米、直径约10厘米,中间用绳与犁相连,两端用绳与枷档相连,因耕地时紧挨牛的后脚,常与牛脚碰撞,故得此形象的名称。使用时,将枷档架于牛脖子上,把两根纤绳两头分别系在枷档和牛打脚的两头,再将牛打脚用绳扣套在犁弯或耙头上。耕者在耕田地时,一手掌控犁,一手执鞭驱赶耕牛前行。

耕田。

耙, 川东多读“pa”,与犁配套使用的一种翻地农具,主要用于平整犁耕后的田地,由木把、耙头、耙齿等部分组成。木把,长1米左右,一般用天然弧形的坚硬圆木做成,一头穿斗在耙头上,另一头作为把手,供使用者掌握;耙头,为长约1.2米、宽约0.4米的“目”字形方框,由六块坚硬的木方制作而成,两块长的木方上,分别凿有8个小孔;耙齿,为生铁打造的16颗锥形铁钉,每颗长约20厘米,分别安插到耙头的小孔中。

耙田。

 铁耙(读pá),也叫抓耙、钉耙,铁耙由木把和钯头组成,钯头有一排整齐排列的锥形铁齿和一个半圆形铁圈。巴人生活的地区所用铁耙的铁齿多为四根,每根长20厘米左右;木把大都用坚硬的杂木做成,长120厘米、直径5厘米左右,装斗在钯头的半圆形铁圈中。
       铁耙使用最多的还是以下两种农活:一是搭田坎,栽种水稻前,用铁耙从田里将稀泥抓到田坎边,再将稀泥筑紧抹平,使田里关上的水才不会渗漏。二是抓牛粪,牛排泄的粪便和吃剩的草食混合、并经反复踩踏而成的,一般一年才起挖一次。由于常年累月踩踏,连结得很紧密,只有用铁耙才抓得动。因铁耙有尖齿,容易扎进牛粪中。除以上农事外还可用于耙土、耙草、耙堆肥、平整菜园等。

搭田埂。

斗篷和蓑衣,是巴人农事生产中使用的两种传统雨具。
       斗篷,又名斗笠、箬笠,它是用竹篾条、蓼竹叶等为原料编织而成,即用篾条编织菱形网眼状的上下两层,将蓼叶夹在中间。做好的斗篷为圆形,直径约80至100厘米,中间有供人头戴的尖顶或圆顶。
       蓑衣,是用棕片缝成,棕片不透水也不透风,可当衣穿。大巴山地区一般制成上衣穿在身上与头上的斗篷配合使用,用以遮雨。
       第一步编织蓑衣是从领口部位要排列15,16张棕叶,用棕锁缝制领口,然后是领口塑形,领口塑型用一只圆碗就可以了,领口做好后最后是拍打领口,让蓑衣领子松软,穿起来更舒服。
       第二步是定位,蓑衣定位先穿针后引线,蓑面和蓑底要靠细线一针一线缝合连缀而成,这道工序巴人叫“刺棕蓑”。制蓑模,要挑选棕面较宽长的棕片来制模。整件蓑衣好像一只大蝴蝶,两翼略上翘,中间用蓑骨做成圆领口。披在身上,任再大的雨,也不会让人淋湿。上裙宽3尺、长2尺。
       第三道工序是“缝线”,要缝制蓑衣,一般要缝制80-90根棕线,蓑衣有表面和里面,两面都要缝线。里面间距较大,粗疏线间距1寸左右,蓑衣表面缝线却是密密麻麻,没有间距。

 插秧。

 镰刀,用于收割庄稼、割草、砍柴的一种农具。
       镰刀由刀片和把子构成。巴人用的叫齿镰,与其它地区的有很大区别,刀身长30厘米左右,呈月牙形状,刀口有斜细锯齿,刀片薄厚均匀,弧线也很漂亮,尾端是一长15厘米铁筒,中空可斗木把。主要用来收割水稻、小麦等秸秆细软的农作物。

割谷子

拌桶,是巴人人工脱粒稻谷的专用工具。从前,巴人把收割、脱粒水稻叫挞谷子。在没有脱谷机等脱粒机械的时代,都是用拌桶来挞谷子。
       拌桶的外形为正方形,由厚约5厘米的四块木板和数块底板,采用榫卯结构组合而成。桶高约80厘米,上边长约180厘米,下边长约160厘米,上大下小呈斗状。四角上方各留有一个长约20厘米的榫头,作为在田间移动时的把手,为了好移动和搬运聪明的先贤在底部各三分一处还设计安装了两根中间大两头细的圆木,好在田里移动时当撬用,这样才不会被水稻桩子阻挡。在圆木的正中各有一方孔用来穿木杠抬拌桶回家。挞稻谷时,人们用一床张开的遮阳(即竹编的大晒席),从里面将拌桶三方围起来,以挡住挞谷时四处乱飞溅的谷粒,未围的一方则用来挞谷。桶内有一个目字型的架子叫拌架,它是用7-8根3厘米粗,50厘米长的木棒两端用木方做成目字型的框,一头木方与拌桶上口齐宽,一头放于底部成45度斜角,挞谷人用双手握住束好的稻梗,举过头顶用力在拌架上拍打,使谷粒与稻草分离。

挞谷子

扁挑,又名扁担,用坚硬且柔韧的杂木或楠竹制成,是巴人使用的一种主要担运工具。其形多为扁圆长条形,两头稍窄一些,长约130-150厘米左右、宽约10厘米、厚约3厘米,末端分别钻二到三个小孔,钉入两到三颗5厘米的竹钉,用来固定所担东西的襻绳。无论它是杂木,还是楠竹,都是直挺挺的,不枝不蔓,简朴自然。凡是收割粮食、转运稻谷、搬运柴草、运送肥料等生产活动,以及家里生活用水等劳动,都要用它去挑或抬。
       箩筐,用竹篾编制的圆形篾制品,中空,一般与扁担一起从地里收粮食回家或晾晒粮食时所用到的盛装粮食的篾箕。

挑谷子

背架是巴人使用的一种非常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背运工具。背架,也称背架子,高约1.4米,宽与肩齐,用几根坚韧的杂木条制成,形状像一个“井”字,也像一架略带弓形的木梯,中空部分用麻绳或竹篾编成网状以护腰背。背负时,货物捆缚在背架的凸面,凹面贴着背部,两根背带系着双肩。它虽结构简单,做工原始,但成本低廉,使用方便,经久耐用,且背运比较省力。
       打杵,背背架时还要自带一根"T"字形、齐腰高的木打杵,负重行路要歇气,就用来支撑背架用。他是背背架必不可少的一件专用工具。

背稻草

连盖是巴人故里用于小麦、豌豆、胡豆、黄豆、高粱、荞子等粮食作物脱粒的传统农具。连盖,用槲栎等硬杂树条做成。其做法是:取五根直而匀称、直径约3厘米的鲜活槲栎树条,将其距最粗端量75厘米处置火上烧热使其变软、折叠弯曲,然后用篾条编织成一排,穿于连盖拐把之上。再将一根长2米左右的竹竿,将其顶端的一个竹节剖去一半,用火烧软后纡成环状,把连盖的拐把头穿斗进去,再编织成一排用细绳固定,拐把在里面能转动。使用时,双手将其高高举起,用力打下,连盖便随人的动作翻转,平面着地打在晒场晒干的收获物上,使其脱粒。和它配套的还有杨叉——即木杈,全为木制,用于打连盖脱粒后的农作物的翻晒。

打连盖

晒席,是一种主要用于凉晒大小春粮食作物的竹编席子。
       晒席多用本地生长的慈竹编织而成,一般是长方形状,长约4米、宽约1.8-2米。两头用劈开的竹子夹住,并用篾条穿插扎实,既保护晒席,也方便用过后卷起存放。和它配套的工具叫推扒,主要用于将晒的粮食推、扒得平整均匀受光和不定时翻晒。

晒谷子

背篼,又名背篓、巴人俗称花儿,是用竹子编成的筐状背运工具。背篼历史悠久,使用广泛,特别适合山区背运各种不同物资,是过去巴人最常见的生产工具。其形上大下小、上圆下方。大的高1.2米以上,上口直径约0.8米,主要用于背运脱粒后的稻谷、小麦、包谷等粮食;小的高约0.8米,上口直径约0.5米,主要用于背运碾磨好的米、面等物品;更有小的高约0.5米以下,主要用于打猪草、牛草等。

背谷子

风车,是一种将收获脱粒的粮食作物和豆类、油菜籽等经济作物与碎桔杆等杂物相分离的传统木制农具。在巴人故里几乎每个院子都可看见它的身影。
       风车大都用坚硬木头做成,长180厘米、宽50厘米,高150厘米左右。车身后半部为嵌入式圆形木箱,内装鼓风的木制叶片式风轮;前半部为风道及喇叭形出风口,中部顶上装有方形漏仓、下面装有扁形漏斗;车身下面为起支撑作用的四足。使用时,将脱粒或碾磨后的粮食倒入顶上的漏仓,不停地摇动风轮手柄造风,粮食质量较轻的杂物或糠壳从出风口吹出,颗粒饱满、质量较重的粮食便从中部漏仓流出,然后装袋储存。

风车分离米中的谷壳

 檑子,又称木檑子,一种专门用于脱离稻谷外壳的古老工具。檑子呈圆桶状,高3尺左右,直径约2尺。由坚硬耐磨的青杠树和楠竹丝、黄泥巴等材料合理组合制作而成,其形状及工作原理同磨子十分相似。檑子由上扇和下扇两部分组合而成,上扇的底部和下扇的顶部有杂木做的齿槽。上扇有一磨孔,刚好套在下扇中间的磨芯上,上扇顶部如凹进去的漏斗,并有一漏孔,让谷物自然下落到齿,以便推磨。四周是坚硬的木片,呈百叶窗状,外围有竹箍。底层中心用黄泥巴填充,以站稳“脚跟”。下扇四周有一槽状边缘,用来接装檑过的谷物。转动檑子的工具也与大磨的磨栓相同,即一个长约五尺的丁字形木制推把。推把的横档用绳索悬吊于檑子安放处的屋梁上,推把的弯钩穿套在檑子上扇横枋外端的眼孔中。推动檑子檑谷与推磨相同。稻谷擂后,变成了糙米,再用石碾或碓窝舂,再用风车除去糠壳等物,用筛子筛去没破壳的谷粒和碎米,大米加工遂成。

檑谷子

碓窝,是古代巴人常用的食品加工工具,主要用途是舂米,有时也用来舂糍粑、米粉、辣椒、花椒等食物。
       碓窝用靑砂石开凿而成,外方内圆,长宽高都在六七十厘米左右,中间为一圆形漏斗状“凹窝”,上口直径和深度均在四五十厘米左右,再配一根长度在150厘米,中间有4厘米粗细,两头各有10厘米粗20厘米长的木杵。加工大米时,把稻谷放进碓窝里,用木杵使劲上下舂捣,稻谷的外壳和糠屑纷纷脱落,米粒便沉入窝底。然后簸去稻壳,再用筛子筛去米糠后,就剩下洁白晶莹的大米了。

舂米

筛子,又称竹筛,形如脸盆, 多用慈竹、楠竹、水竹等竹子的蔑条编织而成,直径一般在60厘米左右,四周用较厚的蔑块编织成高10来厘米的圆形边框,底面用薄而细的蔑条编织成纵横交错的网状,筛底下面还要交叉编织几块宽1厘米左右的蔑块,与边框相连为一体,以支撑筛底能够承载一定重量。它主要用于各种粮食的筛选,是传统的大米、面粉加工必备的工具。使用时,将要筛选的东西倒进里面,用双手平端起来环形晃动,颗粒大的就留在了上面,颗粒小的就通过小孔落下;它还可用来盛装或晾晒包谷、黄豆、豌豆等颗粒较大的粮食。
       簸盖,又名簸箕,形状和编织材料、方法与筛子基本相同,只是底面没有孔,一般要比筛子大,直径在100厘米左右,最大的一种叫窝盖,直径在150厘米以上,四周的边框高20来厘米;盖底下面也要用宽2至3厘米的蔑块,交叉编织成较密的网状,与边框相连为一体,以支撑盖底、便于承重。它的主要用途是簸米扬糠、盛装粮食等,特别是摊晒食物,具有使用方便、且易晾干又不粘脏物品等特点。

 筛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