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2015“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综合创意方向入展作品《阿修你好吗?》- 孔万修
发布时间:2016/1/6
作品:《阿修,你好吗?》
作者:孔万修
作者自述:
最初做这组照片只是单纯好玩,但是做了几张之后,回头再看,发现了些新的有趣的东西——那些平时容易被自己忽略的微妙的情感上的东西。比如拍一个人吃饭你会感觉到孤独的情绪,那么加入很多个自己进去,会不会改善这种情况呢?答案是否定的,反而放大了这种孤独的气氛,画面中充斥了一种虚假的繁荣景象背后的落寞,这种情绪被无限地放大了。表面上看似荒诞的情境却有着内在的不容忽视的真实血肉。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问题,无论是独处的时候还是在聚光灯的舞台上,那个独立的个体所拥有的精神世界是独一无二的。我想通过做这组片子增加对自己的了解,关心起经常会被自己忽略掉的这个“我”。身体是离自己最近的谜题,因为在皮囊的里面包裹着最令人费解的思想。试着跳出自己看自己。当从定式的角度脱离开来之后,你会发现更多的可能性、不确定性。比如人性的多面性。有些是先天的,有些是时代的产物
。我们展现在皮囊之外的与之内的那个我真的一样吗?这些多面性都是正常的嘛?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面对这些问题?这都是我拍摄这个项目的动因。没有问题就不会有摄影,但是摄影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解决问题,有时候只是为了抛出问题。因为当我们都无法认知问题的时候,是无法解决问题的。这是一个自问自答的过程,虽然答案不一定正确,但是一个开始,是一个过程,通过这种过程尝试着更接近自己。
评委评语:
作品要好,观念与手法都得多想一层。创意摄影,更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阿修不这样拍,你就想象不出两个甚至多个自己出现在同一空间会怎么样。他的观念摄影,落到了生活的实处,而不只是文艺一番,或作空洞思考,这是最大的优点。
阿修让一个年轻人的生活就此展现,他在与自己对话,仿佛一个自己生活的观众。王庆松常说自己是个记者,也许我们可以将阿修的作品看成纪实摄影。有时观念的介入,会让现实感更加突出,将现实与内心一起展现出来。(颜长江)
关于孤独
关于婚姻忠贞
关于家庭角色
关于驾驶安全
关于梦魇
关于洗漱间的每一天
关于性别认同
关于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