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2016“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天涯“候鸟”-吴正中
发布时间:2016-11-21
在人们的心目中,海南不仅是避寒圣地,更是没有重度雾霾和环境污染的“净土”。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国人,争相“飞”入海南,而素有“长寿之乡”的万宁,更是备受青睐。据了解,2012年冬,仅占地878亩的石梅山庄,便吸引“候鸟”高达1700多人。而万宁市的“候鸟”约计两万多。
“候鸟”们大多来自北方,以北京最多,其次为东北三省,还有四川、河南、浙江、山西、山东、贵州等地。超过80%的人,年龄在60岁以上。尽管“候鸟”们年龄不同,职业不同,身份不同,兴趣不同,经济状况不同,但他们来到这里的目的却是相同的——追求生存质量,更好地“养生”。
来自北京、今年92岁的史黎明老太太,是整个山庄年龄最长的老人。在今年的元旦晚会上,她用俄语演唱俄罗斯民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技惊四座。史黎明年轻时曾跟随前苏联芭蕾舞专家学过芭蕾,做过芭蕾演员和教员,还应邀参加过中央政府举行的酒会,当过中央领导的舞伴。每天,她都坚持推着轮椅在山庄花园散步3个多小时。而她最“经典”的一幕,便是在阳台上或树荫下安静地读俄文书,娴静而优雅。熟悉她的“候鸟”们,每每遇上,都以羡慕的眼神望着她。
而来自承德市、今年79岁的柴美德,是个出了名的“热心人”。柴老太太每周三次带领由20多位“候鸟”组成的老年模特队排练。模特队里的唯一一个“男模”走步总顺拐,柴老太太一遍又一遍不厌其烦地为他示范。山庄负责文化活动的刘卫东部长说:“柴老太太心态非常好,她时常帮我出谋划策——老年模特队就是在她的建议和参与下成立的。”柴老太太介绍自己:爱好广泛,文艺、体育样样都喜欢;曾经和朋友共同组建过承德市老年艺术团,并参加过国家级比赛;2007年,在杭州举行的全国老特运动田径赛中,获得过5000米竞走和200米短跑两个奖项。柴老太太说:“这里的老人都打拼了一辈子,现在衣食无忧了,就应该尽情享受生活。总待在家里不好,身心容易僵化。我弄点事儿,与大家一起乐呵乐呵。不为别的,咱就为多活几年!”
来自东北被称为红姐的“候鸟”,自2011年以来,每年冬春季,都往返于东北和石梅山庄。她喜欢文艺,拍过微电影,在山庄举行的春节晚会上,既是主持人,又是舞蹈演员,很快乐。来自四川的沈建新夫妇,在家门前开出一小片地,扎上一片架子,学着种些黄瓜、西红柿之类的小菜。生活在城市里的他俩,对种菜不在行,黄瓜长得又少又小,但种菜给他们的生活增加了不少情趣。而来自成都的贾晶喜欢钓鱼,几乎每天都要去山庄周围河边一坐一天,钓着钓不着鱼,倒不在意,喜欢的是那份清静;他做的最拿手的菜就是罗非鱼。还常琢磨有多少种鱼的做法。来自山西长治的王女士,性格开朗,被大家称为“公主”,她与丈夫老牛经常琢磨着怎么玩得更有意思——“我们来这干吗?不就是来放松心情的吗?调整好心态,再去赚钱。”“公主”如是说……在这里,“候鸟”们的小日子过得都一样——慵懒、自在,最大限度地享受着有质量的生活,这也是他们生活的信念。
这群“候鸟”里,也不乏各领域的专家。有不少研究古诗词、书法、绘画的老专家,深居浅出地在山庄里继续他们的研究。来自台州、今年75岁的徐妙庆老人,喜欢收集树根,家里堆积着三百多件造型奇异的树木和树根。他老伴说,“他几乎每天都跑出去找树根,现在他玩这些东西已经成瘾啦。”行家看他淘来的东西,不少很有价值,劝他到市场上出售。徐妙庆说:“钱不重要,开心才重要。”他的树根,若有人喜欢,他就当礼物相送。许多“候鸟”在这里找到了很多新的人生乐趣,感觉比以前更有精神寄托。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飞到这美丽温暖的天涯海角,寻找人生另一个舒适的家园。
评委评语:
作为一位资深摄影家,吴正中以拍摄现代城市世俗社会生活见长。这组有关外地人口季节性迁徙海南生活的图片,显现出他一贯的长于影像叙事(信息丰富)、深入对象内部(善于沟通),以及影像操控(专业素质)的综合能力。他总是能够在寻常的人物活动与场景当中捕捉到令人惊奇的瞬间,以轻松诙谐的态度,赋予影像以世俗的喜感与诗意,这是他的过人之处。(刘树勇)
01、石梅山庄一角。
02、在阳台上玩麻将的“候鸟”。
03、去往泡温泉路上的“候鸟”。
04、下雨天,打着伞泡温泉的“候鸟”。
05、“候鸟”左新建,来自河北邢台,几乎坚持每天游泳一小时。
06、来自东北的“候鸟”李秋萍在泡温泉。
07、散步的“候鸟”。
08、雨天,山庄会所,“候鸟”们有的在跳舞,有的在上网,各自以不同方式消遣着。
09、由“候鸟”组成的舞蹈队在排练舞蹈。
10、“候鸟”在练习国标舞。“候鸟”中,不乏文艺、体育等各领域的专业人士。
11、晚上、“候鸟”在篮球场上跳“广场舞”。
12、半卧在“鸟巢”里休息的“候鸟”。
13、 荡秋千的“候鸟”。
14、在阳台上休息的柴美德。
15、来自成都的“候鸟”沈建军夫妻俩和他们温馨的“巢穴”。
16、来自黑龙江省大庆市的“候鸟”陆女士一家三代人享天伦之乐。
17、“候鸟”的“鸟巢”一角。“候鸟”因不在此长住,所以家当相对比较少,但很讲究。
18、怀抱宠物接电话的邓女士。养宠物是许多“候鸟”所爱。
19、来自台州,今年75岁的徐妙庆老人来山庄后,喜欢上了收集树根,家里堆积着百余件造型奇异的树根。
20、晨起的“候鸟”梁女士。大多数“候鸟”只在山庄住四五个月。
21、今年92岁的史黎明在读俄文书。
22、山庄会所,一位年长的“候鸟”在休息。山庄中80%的“候鸟”年龄在60岁以上。
23、准备做饭的柴美德在和她的“丁丁”逗乐。
24、抱着宠物狗遛弯、倒垃圾的“候鸟”。
25、陪女儿遛弯儿的年轻“候鸟”。在山庄,像这个年龄段的“候鸟”不多见。
26、来自承德,今年85岁的柴润德和老伴已由“候鸟”变为常住户。
27、来自东北的“红姐”打电话让朋友来吃饺子。南、北两地的“候鸟”时常做一些家乡口味的饭菜,相互交流,一起共享。
28、刚从北京回山庄的“候鸟”李萱(右二),与其它“候鸟”分享她带来的北京烤鸭。“候鸟”们常以聚餐的方式,加深彼此间的了解,同时也为减少些许寂寞感。
29、晨曦下,一个泡完温泉的“候鸟”,从散落在草地上的“火红花”前经过。此时北方正值寒风刺骨、花木凋零的冬季,而海南则是一派繁花盛开、温暖如春的景象。
30、雨天,来自青岛的“候鸟”李女士在阳台上拉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