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散谈摄影教学与创作的二三事

发布时间:2016-12-16  作者:刘立宏  来源:中国摄影报

不得不承认的是,近些年数字技术的不断提高给摄影的发展确实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必然地也给摄影的教学带来了不小的“影响”。这里提到的“冲击”和“影响”不是带有消极语气的描述,而是作为摄影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在当下的发展语境下应该保有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数字技术高度发达的现状进行自我的思考,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着现状,我们便不难发现关于摄影教学与创作的二三问题。

首先,是在当下的语境中摄影媒介材料的应用问题。从艺术作品创作的角度来讲,后期的制作水平应该是检验作品艺术品质方面的一道必经程序,也是作品所呈现的语言力量得以充分体现的主要支撑之一。通过对媒介材料的精确掌控,可以充分体现艺术作品的内在力量。完整、独立的作品自身需要一个有机的展示环节,因此前期拍摄和后期制作,乃至展示、展场的最终效果都是非常关键的步骤。这些必不可少的环节使艺术作品具备了独立的品格,真是要做到“一个都不能少”。在艺术品的创作过程中也就不能像制作宣传品一样地只去注重画面本身的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想要真正判断作品的专业性,还是要看作品的后期制作水平如何。

前几日,在上海举办的摄影艺术博览会,很多画廊把35mm胶片拍的摄影家作品转换成了铂钯工艺作品。通过将135底片拷贝成中间片,再转成传统工艺,期间有关于版数数量的问题,更重要的就是关于摄影作品材料本身的问题。虽然从商业角度上来讲,画廊将35mm底片转印成传统工艺作品某种程度上是为了商业本身,但从这种供求关系上来讲,现今的买方市场开始逐渐注重摄影作品制作手工过程的现象已经可见一斑了。我们在教学中,当然不能为了这种微妙转换的商业现象所左右,但是商业现象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准确的、摄影史式的参考。也可以说,后期制作技术中的材料掌控能力本身是作品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应该是摄影作品创作中一个永恒的环节。

与此有着连带关系的一个问题就是,在当下语言表现方式无限延展的创作环境里,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摄影本体语言的问题,这对于在美术院校里设置的摄影专业尤其重要。在设置课程时,美术院校更应该加强这方面课程的教学力度,强调摄影的本体语言、强调摄影的纪实功能。纪实摄影是个人情感和事件的高度结合,好的纪实摄影能够发挥摄影的全部表现力,好的纪实摄影作品也应该是有温度的。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视觉的阐述,才可能是最易被接受的作品。摄影的生命力和原动力往往产生于这种纪实性。因此,从摄影教学的角度讲,对于摄影纪实性的训练、对于纪实摄影课程设置的力度应该加强。扎实的摄影基本功也应该来自于对于现实的纪实能力。

如果展开来讲,无论是纪实的还是创意的,抑或是实验性质的作品创作都应该是关乎人的情感的。创作出的作品若想成立,必然是不能为了创作而创作、为了表现而表现的。这样的作品不仅没有生命力和表现力,读者甚至会产生极强的疏离感,作品冷冰冰的,没有“看头”。这种“看头”就是之前提到的作品的温度,是人与人不论通过哪种手段进行沟通都需要的共融性。放眼看摄影历史上的各位大家,不论是传统纪实中的“客观”,还是现今的各类纪实作品中的“主观”,纪实的形式不外乎从对外部世界的质疑,走向对于自我的发问。其本质并没有改变,都是在对人自身存在问题的索问和追溯。这些以发问为出发点的纪实作品就找到了作品的“看头”和温度。拍摄就成了水到渠自成的事,创作变成了思考的过程,表现也变成了下自成蹊的事情。摄影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固然重要,但与创作的这些层面相比较,摄影的技术应该是以摄影的表现为规矩的。数码手段也好、各种媒介也好,都应该在摄影表现之下,成为语言。

如上两个话题表面看来没有既定的联系,但本质上是一个问题。也就是摄影在当下的环境中的走向问题,怎样才是摄影应该做的事。现实中能够选择的条件越多,面临的樊篱则越多。作为摄影教育者来讲,我们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要帮助揭开摄影蒙上的这层纱。剥开幻象,找到影响摄影走向的根本性因素。从摄影发展的历史角度看,摄影从绘画那里的脱离,找到光线、找到焦距、找到瞬间,再到纪实性的确立,摄影的本体语言是一步步才建立起来的。摄影创作的走向也应该沿着这个历史的线索发展下去。从创作具体的摄影作品来讲,摄影也应该具备作为作品的素质,是一个逐渐生成的过程和载体。这种“生成”不能仅仅指向抽象思维的物化过程,更是作为这种物化过程的具体载体。它应该是在“制作”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实体”,这才是作为作品的艺术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