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从“徐肖冰杯”看中国高校摄影教育

发布时间:2016-12-16  作者:祖宇  来源:中国摄影报

作为本次“徐肖冰杯”中国大学生摄影双年展的评委会观察员,我想结合此次展览与本人的制像经验和高校摄影的一线教学经验,简述几点个人感受,也想以此给在高校学习摄影专业的同学一些建议。

摄影是门“手艺”。拍摄者首先需要明确他或她即将完成的是否是一个精美的“物”,这个“物性”也是摄影作品的基本属性,而实现此“物性”必须有摄影的技法、材料、制作为支撑。毫无疑问,这是所有良好的摄影创作的基本前提。不仅如此,这也应该作为有关摄影作品评判的标准之一,因为它们都隶属于摄影的语言。或许有人会反驳,这个时代需要打破身份的界定和专业的壁垒,特别是在当代艺术语境下,技术与工具早已不构成评判作品好坏的标准;但基于教育的层面,标准可以没有上限,却必须有底线,尽管作品的好坏需要从未来找答案(天才往往领先于其所处的时代),但不论科技与媒介发展到何等先进的地步,摄影都绝非只是像素合成的电子文件;而不论今日之制像艺术如何崇尚学科与艺术门类的交织,任何艺术门类都有其本体性的语言,在跨越这些“语言”间的屏障之前,先要理解这些语言各自的使用方法。如今,许多摄影的图像元素从采集、处理到输出、呈现的整个过程都依赖科技,所谓的个别公众心目中“摄影门槛低”这种迂腐陈旧又肤浅无知的评判,也不过是因为数字时代对摄影的普及和电子科技产品让影像的获得与传播日益便利所致;尽管如此,诸如sony芯片、Adobe公司的制像软件,以及任何高精度宽屏幕或浸入式的视觉体验工具都依然不可能替代或者直接等同于摄影的语言。而我在此非常希望高校摄影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清楚地明白这个道理。明白了这个道理,或许就不会出现许多学习者的作品中摄影的语言变成了photoshop语言的尴尬。首先努力让照片成为“精美的物”,再想办法让它们成为“美妙的艺术”,让拍摄先良好地实现影像质量这个照片的基本“物质属性”(如果不打算让照片永远只活在液晶屏幕上和储存设备中的话),掌握摄影的技术语言并了解其材料属性是进入这个专业语境的前提,我们在此不予讨论摄影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孰轻孰重,而是讨论行业气质和专业精神。“气质”可以模仿,而“精神”只能传承。

摄影是复制和挪用的手段。因此,屡见不鲜的重复的图像元素不足为奇。时至今日,围绕摄影的各种制像技术已然成熟,绝大多数的拍摄者都是藉由现有的摄影技术和题材,而非独立开辟一种前所未有的或改良已有的摄影技术、题材去获取影像和表现世界。因此,就技术与题材而言,当代摄影本不具备“原创性”。承认摄影要有“原创性”,就仍然停留在让摄影与艺术对立抗衡的原始思维上。这在摄影诞生之初也曾作为其饱受诟病的原因之一,19世纪的法国学者波德莱尔就认为,像摄影这种不长“大脑”的机械,是不带人性的手段,并斥其为“没有灵魂和思想”(当然,他从来没想过机器会有思想)。但是,如果说摄影在其诞生之初是其它学科的仆人,那么在今日其他学科则成为摄影的仆人。尽管如此,还是有许多摄影师和使用摄影这个手段的艺术家在努力让作品的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只不过,他们通过挪用其它艺术样式与摄影嫁接。依据目前中国高校摄影专业招生考试的办法,除美术学院以外,其它大部分高校都不设立绘画科目的考试,而对于这些没有受过造型训练的学生而言,若想让其通过短时期过度就进入摄影专业语境,即使是有技术知识的前提,文史知识的辅助,也仍然需要视觉艺术的培训。与同样作为视觉艺术的一个门类——绘画相比,在摄影的教学中就缺乏“临摹”阶段。第一部艺术史的作者意大利人瓦萨里曾在其著作《名人传》里说:“拉菲尔之所以能成为最优雅的画家,是因为其研究了古今大师的成果,并从他们的作品中吸收精华。”摄影是视觉艺术的一个门类,对于学习者而言,“模仿”将造就一种制像智慧的提升。当代摄影中藉由“模仿”和“挪用”走向成功的摄影师们不胜枚举,加拿大摄影师杰夫?沃尔、美国摄影师辛迪?舍曼对中西方美术史上经典绘画场景、情节,及其人物的当代影像重构都造就着这个世界上最炙手可热的摄影作品。“临摹”会促使学习者想办法(通过对于美术史与摄影史的学习)识别出“好范本”,而后努力实现与其相同的品质。任何艺术都必须始于模仿, 但是,模仿必须消化,所谓受到某位艺术家或艺术样式的影响就意味着从模仿到消化、吸收、化育的历练。

当代高校摄影教育,本质上应为一种人文教育。对于高校摄影专业的学生而言,在保证摄影具备上述“物性”的基础上,接下来需要处理的就是“审美经验”,如何利用摄影表达自己和表达世界。人文教育不仅让高等教育具备了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功能,也让其成为一种人性教育,它滋养着受教育者提升人性境界、塑造理想人格,并实现个人与社会价值,而后者与摄影的一系列使命不谋而合。本科艺术教育所培养的是高等艺术人才,其中对不同学科知识的学习有助于培养出综合性的人文素养,例如对艺术史、社会学、哲学、文化学、语言学等知识的了解,对中国传统艺术、西方古典绘画、媒体艺术的技法或技术掌握,都有利于今日的摄影专业人才在大艺术的语境下拓展摄影本身的制像语言,研究并实现摄影对今日社会的意义和价值。与此同时,人文教育中也观照对自身的文化认同,这对当今的中国大学生而言尤为重要,而这在文化共融的时代也尤为可贵。摄影传达拍摄者对世界的看法,对国家、社会、自然的观点;摄影佐证历史,后来者透过照片了解其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历史、地理等情况;拍摄者对生命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都会藉由摄影被诠释出来。诚然,摄影本就是西方舶来品,但其发展至今已逐渐生成一套中国特有的图像语言,例如其制像过程首先是在汉语言背景下完成的,那么如何让摄影诠释中国人自身的民族特性、文化视角,构建有中国文化传承精神的制像语言,都是中国高校摄影教学团队与每一位学子需要思考的问题。向“西”看,可以搞明白摄影的“渊源”,但真正的目的是要让它扎根脚下并为其所用。

总之,参展不是创作的目的。它是合乎时宜的作品去搭乘一班顺风车。在此向所有摄影的学习者提出“项目制”的建议,在学习摄影的过程中,较早地制定一个“项目”,围绕所拟题材、主题、拍摄对象、场景、情节统筹技法、材料、制作,以及呈现手段,以摄影的本科学习为例,让所学课程为已设计的“项目”服务,最终实现摄影的“物性”:例如一场摄影展的举办,或者一本摄影书的制作。这些还有助于让学习者更清楚自己内心的目标,较早地树立科学的职业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