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0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6-12-16  作者:刘树勇  来源:中国摄影报

以徐肖冰先生名字命名的这个纪实摄影展,前几届的评选我都参与过,就有一个比较:这一届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不是很多。好的地方我不多说了,我只说存在的一些问题。

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是,仍然有大量关注的话题是重复的,比如关于城市化改造进程的,包括景观的表达这种话题,有不少。估计有些作品都是一路延续拍摄下来的,有一种惯性在,但不及前些年拍得好。可能在大规模城市改造时有一种焦虑感、紧迫感,现在尽管还是关注这样的话题,但焦虑感弱化了,作品的力量不及前几届中看到的那样强烈了。这是给我的一个感觉。当然,我们不是一定要强调拍摄新的话题,而是关注那些对同样的话题给出不同理解的影像表达。这次看到一组关于上海城市建设环境变化的照片,跟以前见到的同类话题拍得就不太一样,不太强调那种仪式感、动荡感,而是拍得平易、冷静,有文献感。这样的作品值得关注。

除了关注话题的惯性外,还有一个惯性,就是专题的标题起得都太大了,比如:城镇化、后工业、民本、乡土文化,等等。用词都搞得大而无当,但是影像里面并没有特别丰富的内涵,撑不起这样的话题,显得空洞无物。说老实话,这样的题目本身也不是一组影像作品应有的标题,而是理论研究过程中使用的抽象概念,从一开始就给搞错了。这些年,我们老在强调,专题影像采集要注重微观化的、有细节和质感的、有个人观点的纵深化表达,这样的个案才是一个好的摄影师应该追求达成的,而不是用一些大的概念去给一个小小的专题影像作品撑门面。

还有一些问题也一直存在,比如拍伪民俗的专题还是很多。明明知道许多地方的民俗景观是表演给旅游者看的,却看作是真的民俗仪式来进行影像采集,拍得喜气洋洋挺热闹。这样的话题不是不可以拍,而是要有荡开一步来旁观的视角和个人态度。更有甚者,将许多民俗表演的图片颜色做成旧旧的,搞得特诡异,有一种聊斋的感觉。挺奇怪在纪实摄影实践中许多人还喜欢采用这种莫名其妙的花哨伎俩。特别是初评到100多组的时候,这样的作品格外扎眼。

这届作品还有一个问题比较突出,就是跟往届相比,不少专题作品的完成度不是很好。入展的摄影师,除了话题新颖锐利,关注社会生活及问题的面向独特,有个人的立场和态度之外,影像的视觉表达是否完整充分,其影像语言掌控使用的精准程度和呈现水平,理应成为一个比较重要的评价标准。这是一个职业性、专业性的活动,肯定要强调影像表达的这种专业化。我们看到这一届评选的许多作品,话题挺好的,能看出摄影师对某一社会问题的敏感,有自己独特的关注视角和立场,但就是拍得不够充分饱满,大量影像信息重复,作为一个专题,图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不够清晰紧密,失去了表达的力量。这是很可惜的。 

从这一届开始,我们将“徐肖冰杯”明确定义为纪实摄影的一个展览,但从现在征稿要求及提供上来的影像专题来看,从这些专题涉及的话题、影像结构的规模及逻辑关系来看,基本上还是一个图片故事的格局。图片故事的格局,一般是有关某一人物,或者某一有限的动态事件的线性化的影像描述,话题不会太大。一个奖项的征稿要求,其实就是限定一个游戏规则。既然从这届开始更名为纪实摄影展,目前这个规则很容易限制一个专题的图像构成规模,会把那些具有社会文献价值的比较重要的话题表达,拍摄持续时间跨度大的以及涵盖范畴比较广的纪实摄影专题作品,因为图片数量的限制而过滤掉。所以这个规则以后怎么考虑和变动,我们还可以再加考虑和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