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中国摄影先驱邹伯奇
发布时间:2017-06-30 作者:诠摄汇 来源:中国摄影报
邹伯奇(1819-1869),清代科学家,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泌冲村人。
邹伯奇对天文学、数学、光学、地理学等都很有研究。《南海县志》称他“尤精于天文历算,能萃中西之说而贯通之。”他17 岁开始研究光学,他从墨翟的《墨经》、沈括的《梦溪笔谈》中吸收有关学说,对北宋科学家沈括的“格术”(研究光线通过焦点成倒像的原理)之说做了详尽的探讨,并经过反复实验,写成《格术补》,当中用数学的方法叙述了平面镜、透镜、透镜组等成像的规律;对眼镜、望远镜、显微镜等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释;透彻分析了“小孔成像”的光学原理,证明了光孔大小与成像的关系。
在邹伯奇的散稿当中,有关摄影机的制作及光学,拍照成像的论述极为详细,还有玻璃底片的制作及药物配方。1844 年,邹伯奇自己制造出“摄影器”。他所著的《摄影之器记》中详细记述了这个新技术:做一个木箱,前面开孔,孔上安装一个圆筒,筒口装透镜,筒能进退、自由
调节焦距;木箱的中间装一框架,上置白色玻璃或白纸;木箱后再开一“窥孔”,整个木箱固定在三脚架上,摄影器就完成了。他用这部摄影器为自己拍摄了照片。摄影器制成后,邹伯奇又改制成照相机,还研制出滤色镜、玻板照相术、显影剂和定影剂配方。
掌握了摄影技术后,邹伯奇并没有止步于拍肖像照,他开始将他的研究成果运用到地图绘制上来。他摸索出用曲线来表示经纬线的画法,也开始设计和运用摄影来绘制地图,他的摄影绘图为古老的中国实地实测、勘测地表地质打开了一扇尘封之门,也成为了现代地图绘制的先行者。他的《摄影之器记》和另一篇文稿论述了光学原理、暗箱制作、感光板制造以及拍摄、冲洗等方法,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全面的摄影著作。由于以上贡献,邹伯奇被誉为“中国照相机之父”。
邹伯奇不迷信古人、洋人和经典,他认为西方的力学、光学、化学等技术,我国古代早有发明。他善于实践,很多科研项目都亲自试验,亲自进行设计和制造。1869 年5 月,邹伯奇因急病去世,终年50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