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2017“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综合创意方向 柳笛-《自我的重量》

发布时间:2018-01-10

作品阐述

自然界的物质性与精神性,自然法则与社会,自然定律的遵守与违背,物质性与精神性,作品的思考是基于这些概念之间的微妙关系。

所以,我将动物变形放大,让他们出现在城市中而不是森林里,因为这种突兀的,让人不适应的视觉感受会给人们以一种刺激,引发思考与联想,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物质与精神,自然定律的遵守与违背这些相对的概念之间的关系传达出来。将人们的联想引入大自然、人类、不变的自然定律、发展中的城市这些概念中。

我一直在寻找一种可以将人暂时抽离出无关紧要的琐碎现实,哪怕是隐约感受到某种超越眼下的现实而存在的更真实的客观世界。

以下是作品的进一步阐释: 

动物与城市:我选择把动物放在城市环境中,如果巨大的动物仅仅在大自然出现,当然也不妨碍违背常识这个基本理念,但是在城市的环境中,人对于环境的熟悉感和动物的陌生感,以及超现实的感受,交叉在一起才更利于让人在意识到周遭世界的同时又产生怀疑。让人从熟悉的人类社会中意识到更宽泛的客观世界。

变形的动物:在我的作品中,动物无论是青蛙还是大象都是身体庞大头部很小。

这样的选择有两方面原因:

首先,和选择以巨大的形式出现一样,也是由于要达到违背常识的目的。动物的生长是有限度的,这是已知的规律也是常识,我选择让动物无限地生长,是为了违背这一条常识,但是我不打算无节制的违背规律,我选择解放其中一条限制,即生长的限度被打破,但是动物的颅骨不是无限生长的,即使身体还有生长的空间,头部的发展空间也很小,人类中畸形的巨人就大都身体不成比例 。

其次,也是同样重要的一个原因让我选择把身体放大头部缩小,那就是在我看来,过于巨大的头部代表了更高级的智慧,更多的思考,更多的狡黠,而我是不希望画面中代表了反常识的动物有更多的本身思考的。而更庞大的身体也代表了更加不是精神的存在而是物质的存在,一旦这样的话,动物本身的精神性被淡化了,而更多的是大自然的物质性,即动物也是大自然的一分子,它的意义更多的是在它是这个宇宙的一个部分,大自然才是支配者。

指代: 青蛙和大象等等一系列动物代表了生物。 他们都传达以下几个信息:庞大、大自然、无限生长、违背常识。

选择很多种动物是为了更加有作品本身的世界观,成为一个独立的系统,它们都是体系的一部分,他们没有更进一步的指代,他们传达相同的信息。

构图: 我的动物系列都是静态且画面都是平稳构图 ,由于要传达的信息最终要归结到客观世界与规律等更永恒与本质的问题上,所以希望呈现出一种与哲学气氛、宗教气氛接近的厚重稳定的局面。

打破认识世界的方式才能让人反省现实。即用反常识为途径打破现实的催眠。

只有当成见被打破的时候,眼中的世界才会更清醒 ,超越常识的巨大动物的出现,其实是在提供一种途径,它显示的信息代表了常识的不可靠,既认知世界方式的缺陷,随之而来的就是意识到对于现实世界的不完全认知以及对于狭隘现实世界的怀疑,这种时候,人才更无限地接近真实,才更感知到琐碎生活之外的某些更持久也更有价值的东西。

这是关于超越常识的情况对于人的影响 ,也是我的动物系列作品的目的 。 

评委评语

柳笛去年凭借《ANIMAL REGULATION》入展2016“伯奇杯”中国创意摄影展,今年又携带着新的作品《自我的重量》入选。

在今天,当我们每个人面临着各种繁杂事务,对创作力不从心时,能够看到一个艺术家还持续着自己的理想,真是难能可贵。

柳笛这套作品有两个视频,在宏大的画面里让我们看到一个略有荒诞境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使我们跟着作者进入到这种错位而杂乱置于意识中,里面的古典风格的色彩和建筑以及超现实的内容十分耐人寻味。(姚璐)

推荐语

看柳笛的作品如同来到了一个似曾熟悉的陌生世界。这些图像仿佛是为这个科技发达的文明世界所做的预言。变异的生物似乎提示我们人类正在用自己的智慧伤害着我们自身。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在利己的同时也在潜在的层面威胁着人类。科技的发达也导致了人类的短视。

图像学的转向让以摄影作为载体的当代艺术承载了更多的对思想维度的挖掘和阐释,从而使得在意义领域又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在文学艺术领域中从文字、声音到视觉图像各有不同的领地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摄影则是一直以所谓的客观性自居,然而数字化影像的出现颠覆了这个一直以来的被主观化了的外壳,并以新的面貌示人。柳笛的作品恰恰是用这种看似客观性的不客观来重新阐释由西方现代性引发的危机。同时用不在场替代了摄影的在场。(王龙江)


《自我的重量》组照1

自我的重量》组照2

自我的重量》组照3

自我的重量》组照4


自我的重量》组照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