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以最庄重的方式为英雄造像
发布时间:2018-01-25 作者:徐艳娟 来源:中国摄影报
了解“广东公安百名英模肖像摄影展”是从参与评选工作开始的,那时项目的拍摄工作已经进行了几个月。对于这个展览,有三点令我印象深刻:
展览的拍摄方式值得称赞
本次展览的作品大多使用环境人物肖像方式呈现,采用了剧场布景融入情景再现的拍摄方法。这种拍摄方法让作品呈现出精致的效果,电影剧情的刻画方式很有震撼力,仿佛让观者进入电影的剧情及画面中。展览现场使用巨幅海报的呈现方式让人物充满尊严感。可以看出,这是主创人员为英雄塑像的一种最庄重的艺术表达手法。
展览的意义值得称赞
可能每个人的心中多多少少都会有些英雄情节或者说英雄情怀。随着生活的磨砺,有些情怀会慢慢疏远,有些情怀会慢慢忽略。当我们在观展时,读每一幅作品背后的故事时,对于英雄的敬意会油然而生。这109张照片给了我们一个机会,使我们能够全神贯注地注视着他们,看这个行业,看每个勋章背后的危险和付出,看每个岗位的坚守和执着,通过影像的方式感受英雄的力量。甚至我在想,说不定某个青年未来的英雄梦想就是在今天,当他从花城广场的展览中穿过,被某一幅作品打动时而开始的。所以,这个展览不仅仅是呈现了109位公安英模的事迹,更是为这个时代塑造了英雄,讴歌了英雄,这正是展览的意义所在。
摄影者和被摄者的关系值得称赞
拍肖像容易,但拍出传神的肖像不容易;拍职业背景容易,但拍出职业故事不容易,何况每个人只有一幅肖像,需要对一个人物形象高度浓缩。它既需要有对被摄者的了解、更需要有与被摄者的情感共鸣。这个项目的拍摄小组主要由广东的公安干警组成,这使得拍摄者既是故事的主人公,又是故事的讲述者。他们与被拍摄者之间可能是老师与学生,可能是战友与同事。对本行业共同的理解和投入,使拍摄者们在讲述每一幅作品时,都饱含深情。我记得有一幅作品,被摄者是广东省公安厅原副厅长朱明健先生,当时有两幅作品备选,一幅是现在展出的,朱老的手指在面前做指点的动作;另一幅是光影控制非常好的办公室人像。选用哪幅,当时评委的意见并不统一,但现场一位民警的话使大家做出了决定,他说:我们对这个动作太熟悉了,他在岗时每天都是这样跟我们交流的。说话的时候眼睛里、语气里充满回忆和敬意,特别温暖。我们摄影界有许多行业协会,行业摄影人如何通过影像关注本行业、讲好本行业的故事,这个展览同样提供了借鉴。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
当然,任何一个项目,需要的是决策者的智慧和推动,今天这个展览如此宏大地呈现,最重要的力量一定是组织者的决心。这份决心来自对艺术的尊重、来自对行业的尊重、来自对行业每位从业者的尊重。在我看来,这份尊重以及其背后所体现出的人文情怀才是最难能可贵的。(作者系《大众摄影》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