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假如设立“徐肖冰纪实摄影基金”?

发布时间:2018-12-20  作者:孙京涛  来源:中国摄影报

这届“徐肖冰杯”的评选现场,与往届有着显著的不同:预设的15至20项入选作品,几乎以波澜不惊的方式顺利通过了。有异议,但无争执;有掂量,但缺追究。窃以为,这种近乎寂静的评选过程埋藏着诸多耐人寻味之处。这种隐晦而沉重的印象在评选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让我耿耿于怀。

实际上,作为数届评委,以及同名的青年摄影师工作坊的教学参与者,我对这个展览充满感情,我见证了太多有力量的作品脱颖而出,震撼心灵;我也看到不少青年摄影师从这里汲取营养,日渐成功。我希望这个奖项能在多个层面上以尽可能持久的方式产生影响,而不是日渐式微。但挑战在这一届明显突兀起来。

这种挑战是复合的。它涉及到摄影师、评委和主办方。表面上看,参评作品以及入展作品的整体质量不如人意,首先体现在摄影师创作能力的单薄和水平的降低:题材的选择、主题的提炼、切入的精确、研究的深入、表达方式的独特,以及文字的阐述,或这或那、或多或少的缺憾实际上提示我们,纪实摄影从来就不是一种单向的观看,而是多重价值的复合。摄影师提供的事实、视角和立场从来都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和多元的。这需要摄影师在事实与态度、个人视角与公众读解力、视觉表达与文字阐释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与平衡。如此看来,一组有厚度、有深度的纪实摄影作品,绝不应该只是靠时间长度造就的,也不应该只是题材的重要性给予的,更不应该是浅尝辄止的简单记录,而应该是摄影师整体智慧和心性的外在显现。

在今天这个信息迭代日渐加快的时代,唯有智慧和心性,才能在保证深刻的同时提供效率。

挑战在评委这一方也不轻松。评委的学术气质决定着一个评选的气质,评委的判断力决定着一个评选的高度,评委的把关能力会让那些犀利的作品不至于“触雷”而亡。纪实摄影近年来的发展,内外生态皆发生了巨大变化。多元、个性、变动不居、不断挑战既往的定义和模式,令人欣喜。但作为一种以展示矛盾、拆解关系为己任的摄影,纪实摄影的外部环境则越来越显得恶劣。

那么,假如程新皓把他化学方程式一般严谨的《来源不同的时间:来自茨满村的图像》拿来,我们会不犹豫地投他一票吗?面对反映地区冲突、民族问题或宗教问题的纪实摄影,我们能那么草率而鲁莽地PASS掉吗?如果评委都失去了探索的勇气,丢掉了抗争的诉求,又何以要求摄影师独自勇敢?面对一组照片都可以那么犬儒,又何以面对更加波云诡谲的现实?评委的学术理性如何与摄影师的专业智慧有效结合,不是我们应该思考的吗?

这样的局面也在考验着主办方。“徐肖冰杯”应该具有独特而持久的影响力!毋庸讳言,主办双方为此贡献良多。但这个展览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主办双方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主动求变。一方面,不能把这个展览仅仅看作是名人效应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不能简单等同于其他浩若星汉的这奖那奖。或刮骨疗毒,或壮士断腕,是时候了。

貌似可行的解决方案是:把这个奖项和“徐肖冰青年摄影师工作坊”结合起来,以基金赞助摄影师的方式,有目的地提升纪实摄影的水平和这个展览的水平。

如果设计妥帖,那么专家们可以与入选摄影师结成对子,提前介入拍摄过程,甚至更加前移到案头准备和破题过程,然后是意义与视觉的逻辑建构过程,以及呈现方式的确立等。这些过程中的具体操作和细节,可以借助网媒和自媒体动态呈现。

这种集结各方智慧的主动出击不仅可以保证该大展的整体质量,而且能帮助摄影师走向成熟,并且,其细节化的过程能对观者产生启迪,产生更贴切、更深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