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华为新影像大赛——艺术与传播的手机摄影

发布时间:2019-07-30  作者:林路

华为新影像大赛——艺术与传播的手机摄影

林路

 

作为艺术与传播媒介的手机摄影,在当下究竟有什么样的呈现空间,在未来又会有多大的魅力,这是一个无解的话题。自从有了自媒体,手机摄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构成了娱乐化、大众化趋势。每年的1020日的世界手机日,正在不断催生手机摄影在艺术与传播领域狂飙突进。早在2006年,首届国际手机彩信摄影大赛举办之际,上海师大的影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孔铭获得一等奖。我随之为他在上海的影廊举办了一个手机摄影个展,这也是上海乃至中国第一个以手机摄影为主题的摄影展,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十多年来,在这样一个图像的力量无所不在的世界里,人们收集和传播图像的方式也因为高科技的发展,有了令人目眩的变化。华为新影像大赛,更是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实对于全媒体语境下的摄影来说,不断地巩固和发展艺术化,即内在的、独立的摄影是一个先决性的条件,这将有助于从纯粹主体性到功能作用性的全面提升。功能性的摄影在不断的技术变革中随波起伏,主要依赖于主体性摄影的成功定位与确立。在当下的后数字时代中,摄影的外在技术条件已经达到了难以想象的高峰,这些因素将有助于主体摄影的再发展和跨界。华为新影像大赛也许正当其时:当喜欢摄影的朋友举起小巧的手机不是放在耳边,而是通过眼睛的观察捕捉什么的时候,换一种方式与世界沟通的可能也就顺理成章了。因为任何的拍摄和传播方式总是有“立场”、有“选择”的,但是真正的境界,则如摄影家文德斯所说的在于“展现事物的自然状态”。他“希望拍摄到睁开眼睛所看到的东西,只是观看,而不想证明什么”。如果从这样的原则出发,手机摄影应该就是最自然的结果了。这样一种随时随地可以观看世界的模式,随着诸如华为手机性能几何级别的提升以及使用上的日趋便利性,俨然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之一。

华为新影像大赛所推进的,就是一种更为自然的观看和思考看方式——观看是一种置身于世界的行为,而思考则是与世界保持距离的手段。手机摄影产生的电子影像和绘画、胶片摄影的不同在于:架上绘画还始终散发着光晕,可以有根有据地区分“真品”和“赝品”;胶片摄影的尴尬在于所谓原件恰恰是颠倒的“底片”(negative还有消极、否定之义);到了手机摄影的电子影像,“真伪”、“本末”的区分完全消失,一切都是真品,一切也都是拷贝。因此,它的方便复制和易于传播的特性,尤其是后者所区别于数码相机的属性,也就对现实世界产生了解构的“魔力”。

纵观华为新影像大赛,也许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的魅力——自由度、形式感和传播性。

自由度:手机摄影从一开始就摆脱了以往任何一种影像攫取方式的制约,尽管也许只是一些散落的碎片,是一些斑驳的光影,或者随处可见的生活景观。但是如果你真正把握了手机摄影的魅力,则会体验到在一种游移不定的心境下,世界会成为或闲适或焦虑或欣喜或无所适从的视觉折射,一种生活的本真自然漂移在小小的屏幕上,带来意想不到的快感!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度所带来的解放空间,在随心所欲不逾矩的背景下,创造力也就得到了最大限度的释放。这样的自由度还表现在随着手机摄影的亲民性不断加强——华为新影像大赛消解了人们对摄影的敬畏和崇拜,也有利于对大众摄影品味的提升,从而通向更大人群、更大空间的自由。华为新影像大赛也许只是设置了一个诱惑人的入口,其中融入了多少自由度我们无从得知。大赛所施加的“魔力”至少有双重意义:仿佛是在自由地发现自身,同时也自由地创建了一个未来。

形式感:任何影像艺术都有其独特的呈现方式,外化为形式感的冲击力。华为新影像大赛分为六大块面:众生相、地理位置、你好,生活!、#情绪标签、时间线和九宫格。一方面,它将手机摄影最擅长表达的艺术表达转换为与众不同的分类标签,一些可能是其他类型的摄影大赛可以共享的,但是在表达上却别出心裁,为手机摄影的艺术形式感赋予了一旦形成就无法被仿造的独立性。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就是九宫格的设置,这是手机摄影和传播媒介紧密结合到水乳交融的高度境界,独一无二又非常考验拍摄者的文化积淀和艺术能量——九幅画面就像是当年尤金·史密斯为《生活》杂志首创的图片故事(演化为后来的专题摄影),却又需要以当代的拼贴整合完美地呈现在无所不在的视觉网络中,从而一拼高下!完美的形式感一旦深藏着前所未有的创造力,大师也许就诞生在一个独特的观念之间,世界也许会在新人灵感的闪光之处被颠覆。

传播性:正如传播学大师麦克卢汉所言:“一切意义都随着媒介的加速运动而发生变化。”华为新影像大赛让人欣喜地发现,手机摄影在当代积极、主动、有意识地与各种媒介发生了交互与汇合,从而确立在未来的后数字时代中获得一个更好的传播地位与价值。手机摄影是视觉艺术的一种,更重要的还是视觉文化的一个分支——不管你是否承认。一讲视觉艺术,人们就会想到世界名画或在博物馆里面看到的经典艺术作品。但视觉文化和视觉艺术有一个重要的区别,就是视觉文化使人们观看图像的场所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观看图像的场所都是正式的、固定的:到美术馆去看油画,到电影院去看电影……但是,如今人们在百货公司看广告,在家里面看网络影视,或者通过手机的拍摄和传播领略大千世界……这就是视觉文化错位的魅力所在。尤其是华为新影像大赛官网设计的包含点赞、互动等社交属性,让传播的力量成倍叠加,引人入胜。

的确,通过应有的文化底蕴,凭感觉去触摸手机屏幕的空间——尽管恍惚,尽管魔幻,或者有时候真实得让你产生超现实主义的幻觉!这样的幻觉中有迷人的生命气息,有质感,有力度,光和影的氛围也许不一定是唯美的,却是鲜活的。接下去,用更直接、更迅速的方式与大众分享,完美地体现了自媒体范畴里艺术视觉传达的功能。或许,华为新影像大赛正在暗示不远的将来,手机不再是一个智能工具,可能成为你身体机能的一部分,并且与你的思维共生,成为生命的共同体。因为掌握一门技术并不是难事,困难的是如何利用这样的技术革命释放出心灵中新的能量,达到以往无法企及的飞跃。进而言之,华为新影像大赛的竞争依然是思维方式的竞争,新技术和新媒介起到了催化的最大可能。

举起你的手机,在触摸屏幕进入华为新影像大赛的那一瞬间,一切刚刚开始。其实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最早尝试当年各种新媒介的大师曼?雷,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对另一位大师杜尚说:在未来,影像会取代所有的艺术。华为新影像大赛,则将手机摄影推到了新时代的前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