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潮汕民俗英歌舞》

发布时间:2019-10-22  作者:蔡焕松

英歌舞的渊源       

“英歌”又称“因歌”,“秧歌”、“莺歌”,广泛流传于潮汕各地,尤其在潮阳、普宁等地,更是盛行,英歌舞在流传的过程得到不断的创新发展。 英歌主要在春节和元宵期间活动,遇有盛大庆典或其他喜庆节日也必参加。英歌表演的是梁山泊众英雄乔装打扮攻打大名府,营救卢俊义的故事,但表现手法富于写意性,既不叙述故事情节也不表现人物,更多的是渲染战斗情景和热烈气氛,塑造英雄群体的形象,通过人物造型,服装道具,形体动态,音响节奏等艺术处理从整体上体现出男性粗犷雄浑的阳刚之美。 关于英歌舞产生的年代,《潮阳县志》有“从明代开始,潮阳始有英歌”之词,但载述不详。从以梁山泊好汉故事为内容,以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英歌舞大致相同的形式来说,可能可以从明朝算起,如果从英歌舞所蕴含的民建舞蹈特点和宗教意识来说,则可能时间要推前很多。 

英歌舞的风格 

英歌舞,潮汕民间也叫“茂英歌”、“扣英歌”也有“唱英歌”的说法。“茂”是“舞”的方言化俗称,且“茂”本是草木繁盛之意,含有借助英歌槌来表现强烈的节奏和热烈的气氛。“扣”是扣打,即扣打英歌槌,边行进边跳舞。目前潮汕英歌,基本上是只舞不唱,且唱且舞的英歌在历史沿革过程中几乎消失了。

英歌舞的格局

完整的英歌舞的表现程序,一部分为“前棚”、“中棚”、“后棚”三部份。前棚为男子群体舞蹈,中棚由小演唱、小戏或曲片断表演等组成,后棚为武术表演。 前棚的表演人数,各队不一样,有24人,有36人(俗称三十六天罡),有72人(俗称七十二地煞),多者可达108人(扮成梁山一百零八好汉),根据当地青壮年多少而定,一般为偶数。英歌队员均作古代武士打扮,设想为梁山泊英雄好汉,但只有几个主角被赋予梁山英雄姓名脸谱。全体队员分作左、右两队,领头的队员俗称头槌,二槌,头槌为黑脸挂黑须的“李逵”或“秦明”,二槌为红脸挂红须的“关胜”或“杨志”,再往后是“鲁智深”、“武松”,男扮女装的“孙儿娘”、“扈三娘”。充当队伍前导,作指挥而活跃于队伍前头的耍蛇人是“时迁”,锣鼓队中司打鼓的装扮成“宋江”。其余队员也画脸谱,但并不明确是具体哪个人物。英歌队员或每人双手各握只短木槌,或一半人握槌,一半人左手执鼓。表演时英歌队成二路纵队前进,至场地宽阔处,即变换出各种队形,如“双龙出海”、“田螺图”、“麦穗花”、“八字双金钱”、“打四门”等,并在构图中舞出许多不同的动作套式来。 中棚的传统节目有十三个,内容多是民间趣闻铁事,形式上载歌载舞;如由两位演员戴弥勒佛面具,手执葵扇,手舞足蹈的招呼观众,并为队伍开路的《佛公佛母》;表演小贩做日杂生意时的闹剧《双摇橹》;歌唱劳动艰辛的《农夫扶犁下地》;取材于潮剧片段的《桃花过渡》;反映民间男耕女织的《纺织歌》;男女手擎花灯边舞边唱的《闹花灯》;取材民间故事的喜剧性节目《京城会》等等。 后棚表演人数也各队不同,由16人、24人或36人组成。他们轮番上场,表演各式套路的武术真功夫,其中有拳术单打、双打、混合打;也有各种器械的双打,拳攻脚踢,棍击枪刺,刀光剑影,扣人心弦。 前、中、后棚构成了英歌演出的整体,但最能体现英歌特色的,当属前棚,目前许多英歌队已将前棚男性群体舞大大丰富发展了,而减少甚至舍弃了中、后棚的表演。潮阳西岐英歌队和永丰英歌舞队就属这种格局。英歌舞主要是运用手中的木槌,以击槌、旋槌等基本技法,配合各种步伐,构成不同舞姿动态,形成特有的动律。击槌、旋槌有三种类型“竖击、斜击和甩槌。竖击,上下交替抡臂,双手经胸前时双槌相击,腰背配合前后拱动,旋槌为内旋;斜击是双手由胯侧始,边击槌边向左、右斜上方抡臂,上身配合左、右拧,旋槌为外旋;甩槌即双手握槌前往斜上方甩至托掌位,再往下甩至后方,双手连续旋槌,或双手握槌垂直上甩如往上抛槌状。每个英歌队一般一种类型为动作的基础,贯串整场演出。 由于英歌历史悠久,流传广泛,并经各地民间艺人加以不同的创造,因而形成了各种流派,如果按节奏板式划分,可分为慢板英歌、中板英歌、快板英歌三种。 慢板英歌流行于潮阳棉城及郊区一带,所执行的舞棒,长度比其他板式的英歌所用的舞棒略长,一般长度为1.6尺至1.8尺,舞棒的打法,以击槌三下或四下为一组动作,俗称“三槌”、“四槌”,或称“醉槌”,配合着为之助威的英歌锣鼓和舞步,舞动时腰部发力打动上身晃动,反复敲击,每击一槌,中间都有一种妙不可言的、细腻而丰富的动作表演,游行中前进时,始终拍打着四拍子英歌,有时是双行来回交叉行进,动作豪迈、威武,其形象酷似古时宫廷武官踱方步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悠然自得,是太极拳和舞蹈动作的糅合体,也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拳术架步,其源流出自武术。这种英歌的特点是:满中见势显气,浑重、豪迈。因打法单纯古朴,一般被认为是最早出现的英歌。 中板、快板英歌大体流传于山区及远离县城的乡村,中板英歌的舞棒敲击节奏,较之慢板英歌略快,打法有:五下构成一组的,七下构成一组的或八、十、十一、十三、各构成一组的,每组的槌法运用,都与舞者的舞姿,舞步有机呼应、默契配合动作以南拳中的“大战马”等为基础,稳扎稳打,矫健有力,体现“力”和“势”的艺术美。这一流派的英歌队由化妆成宋江的队员在锣鼓队中司鼓,并配合头槌指挥队伍的前进和动作队形变化,不出现耍蛇人时迁。队形构图较丰富。 快板英歌所用木槌短、细,一般长度只在1.2尺左右,不是由若干下槌构成一组,动作套式也比较多,队形变化丰富。一般有时迁执蛇舞动在队前导引或在队中穿插。特色是快而不乱,动中求静,手到眼到,槌槌有力,快击快收。 快板英歌因为槌法独特,又可分为三种类型:对打套式、南山文派、南山武派。 对打套式:是依据南拳的单打、双打、三面打、四面打的拳路套式,结合英歌本身具有的单槌、双槌及其表演程式的特点,进行对“舞棒击法”的设计,由于拳术的有机溶入,因而动作显得特别威武勇猛。 南山文派:参舞者不是一律执舞棒,而是“棒”、“鼓”兼而有之,前部分的队员,每人两手各执短棒,后部分的队员,每人一手执小鼓,一手执鼓槌、在英歌锣鼓的配合下,槌鼓共鸣,在舞蹈旋律上有强弱起伏、峰回路转的韵味,通过整齐有致的队伍,变化无穷的图案,创造出一种即热烈活泼,又刚健豪放的广场情绪气氛。 南山武派英歌的队伍结构和表演形式和南山文派大致相类,不同的是南山武派在每个图案变化中出现一组由二十多下槌到三十多下槌的“敲击组合”,突出武派的威勇,使场面更恢宏热烈。 

蔡焕松 摄

蔡焕松 摄

蔡焕松 摄

蔡焕松 摄

王伟平 摄

王伟平 摄

王伟平 摄

王伟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