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4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首届中国(铜陵)长江摄影季个展——李风《三峡移民》

发布时间:2019-12-29

《三峡移民》

2014“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入展作品

李风

2014年8月6日上午6时,重庆大溪县大宁河边,几位三峡库区的老移民正在河边放生一批从市场上购买的河中的野鱼,20年前她们是从下游30公里外的大昌古镇搬迁到这里的,以前的老家早已在水下了。

1993年2月,三峡工程前期最大的工程项目——茅坪溪泄水防护工程开始施工。地处三峡大坝右岸的秭归县茅坪镇三溪村、茅坪村、中堡岛村等村三峡移民开始搬迁,以此为标志,拉开了三峡百万大移民的序幕。

2000年8月13日,三峡库区首批外迁移民自重庆云阳县前往上海崇明岛.

2004年8月28日,最后一批三峡库区外迁移民自奉节县抵达江西浮梁县。五年间共有16.6万三峡库区移民离开故土外迁安置到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江西、安徽、湖北、湖南、四川、山东11个省市。

因三峡工程而不得不离开家园的百万移民,和三峡工程一样备受关注,自1994年正式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工程至2010年移民搬迁全部完工,三峡库区已搬迁安置移民130余万人,相当于一个欧洲中等国家的人口。一晃,时间整整过去了20年。如今,他们中的婴儿长成了20来岁的小伙子、大姑娘;年轻人当上了爷爷和奶奶;老人们有的健在,有的则已经离开人世……

2010年三峡百万移民工程全部完工时,时任国务院三峡办主任汪啸风谈及“后三峡时代”时公开表示,三峡移民“搬得出”的任务已基本完成,但是要实现“稳得住、能致富”的目标任务还十分艰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外迁的三峡移民中,有一部分人在沿海以及中部地区因为不适应迁入地环境及自身条件限制,在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方面遇到不少困难,回流到三峡库区。移民回流大多数人是投亲访友;一部分人是“流动”的,发挥他们的优势做一些贩运等生意;有部分老年移民返回家乡住一段时间;也有个别移民,因为搬迁后家庭成员病故,回来投亲靠友。

回得去的是家乡,回不去的是故乡,这百万移民从生活的故土分散到全国各地,在那些环境迥异、语言不通的地方又开始了他们的新生活。老的三峡已经消失,新的三峡人还要继续走下去,20年的路程已走过,他们现在还在路上,该带着的一定要还要带着,该舍弃的一定要舍弃。


1995年6月25日中午,秭归县的一条小班船上,7岁的小移民刘伟扛着自己的凉席,从坝上库首的秭归县向家村移民到宜昌市。向家村是三峡库区首批移民的搬迁村,该村53户184名移民全部搬迁到宜昌市郊,三峡百万移民大迁徙正式拉开序幕。

1997年12月10日,三峡库区巴东县楠木园村的移民带上自己的全部家当乘坐小船搬迁到离这里只有10公里水路的官渡口。截止到1997年年底一期三峡移民完工,三峡库区有8万多移民完成搬迁。

1999年11月15日,三峡库区的秭归老县城各种机关单位都已搬迁走了,新城在下游30多公里外三峡大坝前,老县城里还有大批的移民没走。当年国务院对三峡农村移民的安置政策作出重大调整,决定将13万多移民移到外省去。


2000年8月13日,云阳县639名三峡库区移民登上由家乡开往上海的客船,顺江而下,8月17日到崇明岛安家,三峡库区大规模的外迁拉开序幕。

2001年3月20日清明节前,三峡库区的新秭归县城前,三峡库区茅坪村的首批搬迁移民张建国和妻子,在建设中的三峡大坝前祭祖,虽然祖坟早已不在。2003年6月1日三峡库区正式蓄水,茅坪村永远留在水下。

2002年7月20日,三峡库区忠县的移民正在把家里养的猪转运上船。三峡库区100多个城镇开始大搬迁。

2002年8月31日,巫山良井的移民刘长福带着自己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儿子和媳妇在宜昌搭乘火车。9月1日,专列搭载899名巫山人抵达广东惠州。他们作为巫山县最后一批三峡移民,被安排到13个移民安置点,开始了完全陌生的生活。 2003年,刘长福一家3口,移民惠州不到一年,就率先离开惠州,回巫山去搞养殖业。紧接着,小组村民纷纷加入回乡队伍,到2004年上半年,23户中返流17户。甚至有两户卖掉了安置房和宅基地,一套2人的房子,卖了4.3万,一套3人的房子,卖了8万。

2003年6月3日,三峡奉节白帝城,8岁的小娟子在自己家的柑橘地里玩耍。6月1日三峡库区正式开始一期蓄水135米,当地的邮局在一期水位线下,已全部拆迁,小娟子的家在三期水位线上,拆迁还没有开始。

2003年6月10日,三峡库区奉节夔门下,渔民王进喜说:“我在这里打了30多年的鱼,第一次看见水涨到风箱峡的洞里。当天三峡蓄水水位达到135米,首期蓄水工作完成。整个三峡工程约有130万移民,其中该水位以下移民约占36.7%。

2004年6月20日,三峡库区巫山小三峡入口,旅游码头上空无一人。以前这个季节应是当地的旅游旺季,由于水位上涨到140米左右,小三峡的经典景点大批被淹没,游客们不再前来观光,新三峡旅游这一年遭受重创。

2004年8月18日,最后一批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奉节县的881名移民启程前往江西安家。至此,三峡库区外迁移民16.5万人。三峡库区外迁出省移民全部结束。

2006年7月20日,奉节县老城区全部拆迁完毕,一位库区移民正在寻找老船码头,乘船回家。为保证三峡库区年底蓄水到156米高程,三峡库区各县市库底清库工作全面开始。

2006年6月7日,三峡库区二期蓄水到156米,巴东老码头完全被淹没,到新城赶集的移民还不适应,下船纷纷从水中走过。三峡蓄水库区一些地区开始出现滑坡。

2007年10月24日,巴东县青石的小煤矿,当地的移民还在矿洞里。三峡库区巴东、巫山、奉节、巫溪、云阳等县市有大批的小煤窑,这些煤窑在此后几年的蓄水过程中一些将被淹没在水下,当地政府为保证三峡库区环境,也关闭了一批小煤窑。但很多库区移民认为,小煤窑关闭和淹没,使得他们的致富来源没有了。

2008年10月5日,巫山当地的班船开进了大溪河里,三峡库区开始第三阶段实验蓄水。到10月5日,水位到达156米,由于库区很多新路建设还没有完工,老路又全部被淹没,库区的移民出行船,成了他们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2008年11月15日,王昭君的故乡兴山香溪河里,由于长江水倒灌,水流量不是很大的香溪河成了“死水”,河中负营养加大,水中植物猛长,当地移民说:“在香溪河边生活了一辈子,第一次看见如此。”当天三峡库区蓄水到172米,三峡库区实验性蓄水任务完成。

2009年9月25日,巴东县火焰石,三家搬新家的移民和大批乘客在渡船上。到2010年初,三峡库区百万移民搬迁全部结束。

2010年10月2日,李文玲带着一对一岁多的双胞胎儿子和5岁的女儿乘坐班船回大溪镇,她是2004年8月随最后一批三峡库区外迁移民到江西的,儿子女儿都是在当地出生的,这次带他们回来让外公外婆看看。

2010年10月11日,三峡库区秭归新县城,当地的移民在刚建设好的新屈原庙前合影。老县城的屈原庙全部搬迁到新县城,当年秭归屈原端午习俗和中国其他三个地方的端午习俗一起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

2012年8月24日,宜昌市夷陵区库区码头上,三位当地模特在豪华游船上准备即将表演的泳装秀。

2013年7月15日,三峡西陵峡,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之间的毛公山下,移民刘江伟在一个正在建设的旅游码头上照看场地。由于西陵峡在三峡大坝下游,三峡原貌保持较好,很多游客来到这里感受三峡。

2013年7月3日的三峡库区洪水到宜昌了,刘郑华在点军江边打渔,渔网是他当年从秭归搬迁时带来的。他在宜昌市的一家企业工作,收入比以前高了很多。

2013年10月12日,三峡库区秭归泄滩的长江边,三峡库区175米水位线边上,老屋里墙上熊正华(男)和刘红英(女)两位老人的遗像。他们村全部淹没在175米水位线下了,村民早都搬迁到山上的新集镇去了,但两位老人到死都不愿意离开江边的老屋。

2013年12月15日,三峡库区巫山,淹没的老码头上边成了新的码头。正是三峡库区柑橘成熟的时候,新码头成了当地最大的柑橘交易市场,新三峡人还是喜欢在船码头上生活。

2013年12月8日,秭归新桂林村附近,两位新人从库区新建的吊桥上走过。今天是他们大喜的日子,新郎是新娘王茜在上海打工认识的杭州人。

2014年1月8日,王涛站在三峡茅坪港发出的船上准备回巫溪过年,他在湖南长沙打工。这是三峡库区最后一班春运客船。随着春运的结束,这条客船将正式退出三峡航运,到他家的三峡高速将在今年6月通车。

2013年12月21日,荆州监利荒湖农场,15年前从巫山县青石村搬迁下来的三峡移民站在自己刚收割的棉田中。从山区到平原,种柑橘的要在平原上种棉花,让他们改变了很多生活习惯。当时来的一些移民不习惯当地的生活,有的选择返乡生活。

2014年8月9日上午6点,重庆大溪县大宁河边,几位三峡库区的移民正在河边放生一批从市场上购买的河中的野鱼。

2013年12月28日,湖北监利的一批在当地出生的小移民坐着校车回家。他们中间好多人都没有回老家看过三峡。

2014年8月7日,重庆奉节十分炎热,在河边竹椅上纳凉的新三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