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9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2020新影像大赛:继续前行和突破

发布时间:2020-06-05  作者:林路

前些日子,随着华为P40系列手机的发布,由华为公司主办的2020新影像大赛正式开启。自2017年开始,新影像大赛以其专业性和用户参与积极性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年度手机影像比赛。


My kind of lifestyle 2019年新影像大赛“众生相”组别入选作品,作者Julius Yls  ,使用HUAWEI P30 Pro 拍摄


一年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的前行,让我们看到了不断突破的可能。在以往比赛积累的背景下,“2020新影像大赛”鼓励作者探索不同镜头和功能下的视角,鼓励开放创作、自由表达, 让用户在深入生活观察细节的同时记录更多美好的故事。我们看到,这次新影像大赛设置的6大竞赛组别单元,足以让爱好者拍其所想,以更为开放的姿态进入创作之旅。

Frame of the Past 2019年新影像大赛“地理位置 ”组别入选作品,作者 Jaylord plaza,使用 PORSCHE DESIGN HUAWEI Mate 20 RS 拍摄


大赛的确很具诱惑力,而除了丰富的奖励外,专业的评委一直是新影像大赛的标配。这次2020新影像大赛邀请到来自全球影像领域名家坐阵,既有当代摄影领域领军人物之一、玛格南图片社摄影师史蒂夫·麦凯瑞,俄罗斯时尚摄影师伊丽莎夫塔·保罗迪娜,瑞典摄影师卡罗莱纳·亨克和加拿大摄影师鲁本·克拉贝等多位影像专家,提供国际化的评审意见;又有华为消费者业务全球首席品牌官安德鲁·加里希和华为消费者业务消费者战略市场部副部长李昌竹从品牌、市场等方面对优秀作品进行挖掘与评定,最终将评选出50名优胜奖获得者、15位组别获奖者,以及3位年度摄影师。


黑石城-冷嘎措之夜 2019年新影像大赛“地理位置 ”组别入选作品,作者陈磊,使用HUAWEI Mate 20 Pro 拍摄


那么,2020新影像大赛的终极诱惑又在何处?


首先是技术的进步对于艺术创造所提供的不可或缺的美妙前景——根据刚刚公布的2020TIPA大奖名录,华为P40系列手机摘得了最佳拍照手机的桂冠。作为世界顶级影像技术专家评选阵容所肯定的华为P40系列手机,无疑起到了一种先锋姿态的推动力。回望历史进程,新媒体艺术的催化剂之一,就是各种新技术(包括数字影像、视频技术、计算机图像生成、网络传播技术以及以声光为视觉核心的装置艺术等)作为创作媒介的竞争。尽管这轮竞争主要不是在技术更新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在观念意识上。但是新技术以及新媒介的介入,或者说以数字化影像作为核心媒介的多元化辐射,尤其是手机技术几乎集新媒介之大成,和观念意识的互动所产生的影响之大,在以往的现代艺术领域是难以想象的。尤其是当技术的层面被逐渐淡化之后(或者说是悄无声息地引入观念层面之后),艺术观念的竞争才会变得异常激烈。


全职太太 2019年新影像大赛“九宫格  ”组别入选作品,作者徐英喆,使用HUAWEI Mate 8 拍摄


你是否想过,在手机技术进步笼罩下的当代艺术呈现,大师也许就诞生在一个独特的观念之间,世界也许会在新人灵感的闪光之处被颠覆。我们没有理由对这样的变化漠然视之,或者掉以轻心。任何一次技术的革命,都会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人的思维方式的飞跃。也就是说,掌握一门技术并不是难事,困难的是如何利用这样的技术革命释放出心灵中新的能量,达到以往无法企及的飞跃。当然人们也会有一种误解,作为以手机为核心的数字化视觉媒介的科学性和机械自动性,更能再现我们的梦境,图解我们的想象,从而又被认为是纯粹的艺术创作的工具。然而手机影像所呈现的复杂视像,它在表面上似乎让人们以最有效的方式解了世界、掌握真相的同时,又阻止了人们真正的、全面地进入现实。它总是在我们似乎接近的时候突然转身离去,而手机的制造者和消费者,乐此不疲投身于这个游戏之中——将现实变成非现实,直至超现实——不仅仅是因为现实(包括我们自己在内)都被以物质对象的形式来观看。超现实的世界“代表的是异化的姿态”,远远超越了现实与幻想的超验组合。我们每每试图抽身离去的时候,却发现已和手机一起异化得不可分隔——这也是手机摄影的终极魅力所在。


北极一窥  2019年新影像大赛“你好,生活!  ”组别入选作品,作者储卫民, 使用HUAWEI Mate 20 X 拍摄


我曾经说过,作为艺术与传播媒介的手机摄影,在当下究竟有什么样的呈现空间,在未来又会有多大的魅力,这是一个无解的话题。自从有了自媒体,手机摄影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构成了娱乐化、大众化趋势。2020新影像大赛所推进的,就是一种更为自然的观看和思考方式——观看是一种置身于世界的行为,而思考则是与世界保持距离的手段。有趣的是,曾有专家预言:新媒体艺术将逐渐融入媒体技术当中,新媒体艺术家将转化成媒体技术专家,或者被媒体技术专家取代;新媒体艺术将更加商业化;新媒体艺术将为媒体技术的存在而存在,但也不仅仅是为媒体技术的发展而发展——这就是手机摄影让人迷惘和困惑但是也让人感到兴奋的理由。


Life's Crossing 2019年新影像大赛“你好,生活!  ”组别入选作品,作者Rolando Tunay Batacan ,使用HUAWEI Mate 20 RS 拍摄

浏览2019年新影像大赛的获奖作品,可以看到这些既让人迷惘和困惑,同时又让人感到兴奋的理由所在。在“情绪标签”中的作品,拍摄者已经懂得如何避开简单地讲述故事的手机摄影模式,而是力图从人类生态的内心深处,挖掘出具有能量的情绪因子,从而将心灵的层面变成可以触摸的更有价值的“真实”。至于“地理位置”的展开,彻底拓宽了人类的视野,让手机瞬间的愉悦,分享为世界大同的丝路花雨。特别喜欢“你好,生活!”中所带来的生命体验——每一个瞬间都是朴实无华的,却又是让人有希望即刻分享的欲望。在“众生相”中,每一张脸(包括猫的脸)都如同预言大师,讲述着人类不同的命运和经历。最惊讶的是,意大利人拍摄的“Come to Me”,似乎已经在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困境展开了孤独者的心绪……至于“时间线”在时间之轴上的缓慢延伸,以及“九宫格”在空间轴上的拓展,都同样为手机摄影的多元化和创造力写下了坚实的注脚!


一个人 2019年新影像大赛“情绪标签”组别入选作品,作者 Annie Low,使用HUAWEI P10 Plus 拍摄


当然,这样的探索还刚刚开始,通过作为当代艺术新媒介的手机,在视觉与精神中探索时代、人性、媒介本身密语的过程中,还显现出多多少少的青涩感。但是我们在所有举起手机触发快门的那一刻,都应该意识到这样一个原则:手机也许只是设置了一个诱惑人的入口,其中融入了多少创造的观念——我们无从得知。手机所施加的“魔力”至少有双重意义:仿佛是在发现自身,同时也创建了一种丰富的交流的空间。这样的探索在整体上的努力是不言而喻的——它在媒介更新过程中对表现形式多样化和极端化探索的基础上,完全可以介入对当代各种社会议题的讨论,并且在表现手法上更多地从简单的技术层面进入了有效的探索空间,从而更好地将人类的观念通过和社会的对话进入当代生活——自然也无法回避新媒体突变下的独特魔力。


Come to Me 2019年新影像大赛总冠军“众生相”组别冠军作品,作者Stefano Federici,使用HUAWEI P20拍摄


英国当代著名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说过:二十世纪的西方艺术发展最显著的特征在于它们的实验性。尤其是手机摄影在这样一个独特的关口,更是渐渐远离传统的社会性纪实而转向无数个体抒发个人社会情结、表现个人精神状态的行为,同时也混淆了与传统摄影、摄像以及绘画的纯形式语言的界限,乘手机技术日新月异之东风,彻底成为大众传播的利器。


所以,如何提升手机摄影和当代艺术的关联度,也许重要的还是你的观察能力。手机技术的突飞猛进和无所不在的便利性,足以让你摆脱所有以往可能存在的羁绊,放开手(但是必须握稳手机)在观察力上进取一搏!正如美国摄影家阿诺德·纽曼说的:“摄影是创造性的选择。”既可以通过通常具象摄影那样“记录”或表现现实,更重要的还在于对景物经过观察、分析、概括、综合以后,抽取被摄体本质属性部分蜕变而成,成为创作者心象的抒发。


其实早在1957年,美国著名摄影家哈斯就在《大众摄影》年鉴中这样写道:“我对纯粹的和简单的真实并不感兴趣;唯一可以使我着迷的,就是将其转换成一种主观的视点。不必要直接对被拍摄的对象进行接触,只是通过一种视觉的浓缩提炼,就能使冷静的摄影更多是成为‘制造’的过程,而不是‘获取’的目标。”而另一位摄影大咖科伯恩的实验思想则是这样的理解:“摄影是最为时尚的艺术,它的发展和实践性的用途似乎只是能够延伸活着的人的记忆。”事实证明,在这个科技最为飞速发展的时代,手机摄影更能适应艺术的需求。如果说绘画是一种缓慢的、逐步的、顺理成章的艺术,相机摄影是一种在长期的积累之后,情感瞬间的爆发、浓缩地表现的艺术,而手机呢——更是在传统相机摄影的基础上,自由度更为开放的观察和创造的空间。

也正如我先前所言:举起你的手机,在触摸屏幕进入2020新影像大赛的那一瞬间,一切刚刚开始。其实达达主义的代表人物、也是最早尝试当年各种新媒介的大师曼?雷,早在半个多世纪之前就对另一位大师杜尚说:在未来,影像会取代所有的艺术。2020新影像大赛,则将手机摄影推到了新时代的前台……而且不断给人以新的期待!



林路



上海师范大学摄影专业教授,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获第四届、第五届中国摄影金像奖,2015年获上海市德艺双馨优秀文艺工作者称号,第十一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委。

举办过多次摄影个展,具有丰富的策展经历。主攻摄影理论,已出版摄影理论和技术专著100多本,约600多万字,其中多部著作获得国家级奖项;发表摄影文章数十万字,其中多篇获得国家级奖项,其中包括第五届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评论文章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