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2020“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入展作品-《东乡扶贫记》
发布时间:2021-01-26
作品名称:《东乡扶贫记》
作者:张健
作品阐述:
东乡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是甘肃独有的少数民族,居住于山大沟深、干旱缺水的贫瘠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使东乡人长期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同时也养成了他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青藏铁路建设中,6000多名东乡族兄弟,在高寒缺氧、极端恶劣的环境下,用生命挑战、完成了世界铁路最高点——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工程,为东乡人赢得了“东乡铁军”的称号。
东乡族有自己的语言而无文字。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信息,东乡族是全国成人文盲率最高的民族。东乡族人从古至今,世世代代在与大自然和贫困抗争,全国扶贫看甘肃,甘肃扶贫看东乡,东乡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东乡视察,极大鼓舞了干部群众战胜贫困的信心决心。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在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下,这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土地,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条件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教育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变。
身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东乡的老百姓要脱贫过上好日子。
推荐语:
《东乡扶贫记》拍摄时间横跨6年,以聚焦地处甘肃边远山区的东乡族人为主题,集中展现了进入新时代的东乡族人民群众,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引导下,奋发有为、努力脱贫致富的动人故事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作品志在深入其中、真实记录,致力于关怀环境、尊重生命,追求人性、促进民族团结。作者以超强的韧性,在与东乡族乡亲同住同吃同甘苦的六年经历中,尽力扑捉一个个不为人知的瞬间,为东乡族群众全面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留下一份视觉档案与调查报告,促进外界对东乡族群众的关注、关心与帮助。这也是国家扶贫工程的真实写照。(浦峰)
评委评语:
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中国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2020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用纪实摄影方式记录这一伟大的历史时刻,是今年“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一个重中之重的主题。
作者选取了“全国扶贫看甘肃,甘肃扶贫看东乡”这一全球关注点,拍摄了一系列东乡翻天覆地的变化,用摄影真实的语言,讲述了东乡的老百姓脱贫过上好日子的故事。“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始终是纪实摄影的初衷。(王小川)
1. 移民搬迁也是一种脱贫方式,东乡移民从800多公里外的山区搬迁到甘肃省玉门市独山子、小金湾两乡。周一早晨,独山子移民乡民族学校全校师生参加升国旗奏国歌仪式。2015年12月甘肃省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移民乡。
2. 虽然生活条件落后,但是东乡孩子渴望和城市孩子一样有学习的机会,能接受到良好的教育。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扶下,移民群众不懈努力,移民乡经济条件和人居环境有了明显变化,孩子们的教育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变。2015年12月,甘肃省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移民乡。
3. 张婉婷25岁在独山子民族学校任教3年,家访的学生张健博,父母都是村上的医生,家中养了三只羊,种了20亩黑枸杞,父母对孩子的学习很重视,妈妈会经常给老师打电话问他学习情况。2012年学校刚建成的时候,张老师家访的主要目的还是劝家长让孩子上学,老师们几年的努力付出,让山里移民过来的乡亲们明白了思想上也需要脱贫,孩子要上学学知识。2015年12月,甘肃省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移民乡。
4. 小金湾移民乡民族学校,冬季长跑比赛。2016年12月,甘肃省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移民乡。
5. 马兰梅,18岁,东乡族,小金湾移民乡幼儿园聘用老师。刚来幼儿园的孩子只会说东乡话,除了唱歌跳舞外,马老师的首要任务是教会孩子们说普通话。2015年12月,甘肃省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移民乡。
6.对于东乡孩子而言,能拥有一辆自己的自行车是很幸福的事,可以骑车上学也可以骑着玩。这几年移民乡经济条件提高,每家孩子都能有一辆自行车。2015年12月,甘肃省玉门市小金湾移民乡。
7.马才彦,29岁,家里四口人,平时在兰州的餐馆里做牛肉面,一个月可以赚3500元,春耕秋收的时候回家帮忙种粮收粮,家里有八亩地。他和周围的四家邻居合起来花费1.2万多元,买了一辆兰骆牌三轮农用车,东乡族人把它称为“三马子”。条件差的家庭几家人合起来买一辆,条件好的家庭自家就买了,拉水,拉砖,拉粪,皮实耐用价钱实惠,有些人还用来代替拖拉机耕地用,这种三轮农用车成为了东乡族人家庭中的一员。2018年4月,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杨家村。
8. 马彦才,42岁,家里6口人,平时在城里工地上打工,种粮和收粮的时候回家帮忙,骡子是和弟弟两家人合买的,舍不得把骡子用狠了,自己也套上绳子和骡子一起拉。他和妻子正在往地里拉粪。2018年4月,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大树村。
9.每年春耕乡政府会给村民免费发放地膜,结对子的帮扶单位会给村里买种子。2018年4月,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关卜村。
10.陈友苏,45岁,马阿英社,44岁,大女儿陈瑞,二女儿陈静,最小的孩子陈杰3岁,他们给两个还在上学的孩子请假,全家赶往甘肃省瓜州县摘棉花挣钱。2018年9月,甘肃省瓜州县西湖乡。
11. 达板镇面粉厂是东乡本地规模效益最好的民营企业,这间面粉厂解决了50多人的就业。2018年1月,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
12. 马十四用政府精准扶贫贴息贷款5万元,买驴饲养。2018年2月,东乡族自治县老庄村。
13. 闵五百家里养了12只羊,4头牛。两头肉牛准备养肥了卖,关在牛圈喂饲料。剩余两头牛和羊舍不得喂饲料,每天赶到山里放,早晨赶进山,傍晚吃饱的牛羊自己会回来。雪后的山路滑,一个月前,闵五百的骆驼失足掉下山摔死了。他买牛羊的钱是政府提供的无息贷款。2018年1月,东乡族自治县龙泉乡老庄村。
14.雨后的牛羊交易市场虽然泥泞,牛羊交易还是红火。2020年6月,东乡族自治县牛羊交易市场。
15. 东乡县大部分家庭里的年轻人都去了城里打工,孩子留给老人看管。杨家村党支部书记马海龙和老伴、孙子有时间就会和在城里打工的儿子儿媳通视频电话。杨家村已经全村通上了免费的电信宽带。2018年4月,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杨家村。
16.一砖到顶的房子,修好了还要贴瓷砖,乡亲们修房子每户可以享受政府提供的6万元危房改建扶贫款。2018年4月,东乡族自治县春台乡。
17. 早在元代至元年间,东乡境内就已有擀毡技艺。东乡平均海拔2610米,属高寒地带,毛毡为高寒地所必需之物,且东乡民众擅长养羊,毛毡使用极为普遍,是家家户户炕头的必需品。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方式不断转变,传统的土炕越来越少,毛毡制品受到现代家纺制品不断冲击,几乎没有市场。加之毛毡加工利润太低,很少有人愿意从事毛毡加工这一行业,多数艺人外出打工,制毡工具几乎绝迹,从事擀毡技艺的人越来越少。2018年7月,东乡族自治县龙泉镇。
18. 精准扶贫项目实施以来,村里最大的变化是牛多了起来,这个现象增进了乡亲们脱贫的决心。2018年4月,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杨家村。
19. 摩托车是山里最好的交通工具,比汽车方便。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家家户户都买得起摩托车,骑得起摩托车。2018年3月,东乡族自治县大树乡塔克拉乌村。
20.金旺村一组建起了宽敞明亮的卫生院,解决了乡亲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16年12月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移民乡金旺村。
21. 精准扶贫提高了生活水平,以前打台球要坐车去城里,现在乡上也有人开起了台球室。2017年1月,玉门市独山子东乡族移民乡。
22. 以前的东乡是出了名的穷,一河之隔的临洮县做生意的小商小贩都不会过河来东乡卖东西,如今的东乡今非昔比,集贸市场上红红火火,周边县区的商贩都会来这里赶集。2018年2月,东乡族自治县达板镇。
23. 东乡族自治县境内百分之九十是山地梯田,山大沟深,种植农作物无法灌溉,只能靠天下雨,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土豆,小麦在东乡人心里是很精贵的粮食,精准扶贫以前不能每顿饭都吃白面,洋芋酸菜是家里的主食。现在每天干完农活,都能舒舒服服地吃一碗长面。
24.东乡族婚礼上穿婚纱的新娘,他们的一些生活习惯已被汉化。2016年11月,玉门市小金湾东乡族移民乡。
25. 张韬,1972年出生,中共党员,兰州碧桂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东乡县精准扶贫项目部负责人,在东乡工作两年时间,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他正在完成贫困户23000多只东乡羊的采购,并通过冷链物流让全国的消费者品尝到东乡羊肉,树立东乡羊品牌,增强贫困户养殖信心。2020年6月,东乡族自治县。
26. 2020年6月21日,东乡县政府组织了2020年第14批赴厦门务工人员,当年是全面脱贫的最后一年,从县委到各乡都不敢松懈。2020年6月,东乡族自治县。
27. 东乡县技校可免费学习牛肉面制作、挖掘机、美容美发,45天考试合格即发职业技能等级证、就业证。2020年6月,东乡族自治县。
28. 郑杂力克,58岁,儿子去世后儿媳妇改嫁,两孤孙由她抚养,家里有5口人,3亩地,住东乡县坪庄乡大坡村贾家社,在扶贫车间上班一个月可以拿到2000元左右的工资。厂房距离他住的新农村不足500米,上下班十分方便。
29. 东乡县将龙泉镇拱北湾村实施易地搬迁,作为解决偏远山区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的重要途径,让乡亲们欢欢喜喜“挪出穷窝”,扎扎实实“拔掉穷根”。
30.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了山大沟深的东乡,看望了布楞沟村的东乡族群众,马麦志抱着的照片内容是习总书记在他家和一家人聊家常,2013年以前,东乡群众吃水要用毛驴车去沟里驮,现在的东乡全县群众在总书记的关心下,家家户户都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布塄沟的村民也从以前的土房子搬进了新农村。乡亲们自发在村口做了一面牌子:吃水不忘总书记,永远感恩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