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8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2020“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入展视频作品-《百年华丰》

发布时间:2021-01-26

作品名称:《百年华丰》

作者:钟黎明

作品阐述:

大运河——一部书写在华夏大地上的宏伟诗篇。千百年来,她不断地推动其流域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福泽两岸芸芸众生。因运输之利、取水之便,近代以来,沿岸崛起了一座座工厂,承载着民族工业兴起的希冀。位于京杭大运河南端的杭州拱墅,是浙江省近代工业的发源地,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渐趋鼎盛并彪炳史册。此地曾云集了华丰造纸厂、杭州第一棉纺织厂、杭州丝绸印染联合厂、浙江麻纺织厂等一大批闻名中外的大中型企业。最辉煌的时期,拱墅曾经贡献了杭州全市60%的工业产值。进入21世纪,在向现代化迈进的征程中,杭州全力对运河进行了综合保护,全方位推进工业企业关停转迁。在此背景下,华丰造纸厂的关停、搬迁列上了市、区政府的议事日程。

创立于1922年的华丰造纸厂位于京杭大运河畔的杭州拱墅区和睦路555号,枕大运河支流西塘河。兴旺时期,厂区面积近千亩,有大型造纸机13台,职工5000余人,产品主要为卷烟纸,是国家重点造纸企业。在近百年的历史长河中,它曾经创造过无数辉煌:国内最早使用进口造纸机的企业;20世纪30年代,声名显赫的民族资本家竺梅先、金润庠等是华丰的主要投资人并在华丰担任重要职务,同时期,上海青帮重要人物杜月笙担任华丰的董事长;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这里多次进行反剥削、反压迫的罢工斗争;抗美援朝时期,集资购买6架战斗机,支援中国人民志愿军;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是全省第一家实现“公私合营”的企业;改革开放以后的1993年至2012年,走过了近20年的中外合资之路。华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直领先于全国同行。同时,华丰的职工收入高、福利好,厂办托儿所、幼儿园、学校、卫生所、疗养所、宿舍等一应俱全。华丰,是几代华丰人的集体记忆,更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改革开放时期工业企业的一个缩影。

2017年4月,华丰造纸厂老厂区全面关停,次年启动拆迁工程。记录和整理华丰这段即将翻页的历史,留存她百年的记忆,很有意义。在关停、搬迁之际,笔者花了一年多时间,采用摄影、摄像、访谈、查阅档案等方式,拍摄了1200多分钟视频、2万多张照片,精心剪辑、整理、合成,浓缩成这30分钟的专题视频纪录片,期许从中窥运河之嘉惠,赏华丰之风貌,存工业之历史。

评委点评

百年老厂华丰造纸厂关停,启动拆迁,记录和整理华丰这段即将翻页的历史极具史料性。以摄影、摄像、访谈、查阅档案等全视觉方式,1200多分钟视频、2万多张照片,对这一特殊历史阶段的工业史料具有不可复制的价值,这也是这部短片的历史价值。

同时,这是一部历史资料片还是一部可传播的短片,可以商榷;如果是后者,倒金字塔结构的叙述方式,以及典型案例的梳理和甄选,需要重构和讨论。(王景春)



钟黎明 《百年华丰》




《百年华丰》摄影作品


01、俯瞰华丰工厂全景


02、高高悬挂的高音喇叭。

20世纪九十年代以前,宣传方式很单一,基本上都是工厂播音员通过喇叭来播送通知、宣传好人好事等。



03、翻拍档案馆的老照片。

从1922年工厂成立到1949年杭州解放,工厂的所有权人、经营者经常易人,而工厂又很正规,老板、厂长、经理易人了,都会举行一定的仪式。


04、翻拍档案馆的老照片。

工厂档案馆保存的民国时期的部分股东大会、董事会的选票。



05、翻拍档案馆的老照片。

以前工厂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工人的劳动强度很大。一百年的过往,一步一步走过来实属不易。


06、翻拍档案馆的老照片。

工厂位于京杭大运河畔,在紧挨厂区的运河上专门修建了一个码头,供原材料和成品的运输。


07、翻拍档案馆的老照片。

这是编号为“01”的造纸机,这台造纸机是工厂刚成立时的1922年从美国进口的,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半个多世纪里,它始终是工厂的生产主力,也见证了华丰厂发展变化的“沧海桑田”。


08、1982年的职工登记卡。我也填写过类似的卡片,只是名称不同而已,那叫“学生登记卡”。


09、1978年全厂职工相册中的一页。职工相册上共有3500人。相册上的“红旗造纸厂”就是“华丰造纸厂”。


10、一向重视科技、管理、创新的华丰,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又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于是时任厂党委书记兼厂长的陆培成同志提炼概况了这十六个字的“华丰精神”。这在以后的几十年历程中,一直指引着华丰人负重前行。


11、这是工厂的辅助设备浆缸,其功能是将纸浆粉碎。

 

12、它叫“掼倒车”,其功能是将圆筒纸切成一张张的长形纸。


13、发电机的马达。工厂很大,用电量惊人,而在短缺经济时代,企业必须错峰用电。工厂为了保证全厂连续、足额用电,自己建有发电厂。

 

14、这是理纸车间,女工们在这里清点纸的张数,并把次品纸剔除。

 

15、奖杯。华丰的经济效益很可观,职工收入也很高,因此工厂连续被评为“储蓄先进单位”。20世纪八九十年代,杭州坊间流传着一句话“娶老婆去丝厂,高工资进华丰”。


16、锦旗。工厂各车间、各部门比学赶帮的氛围很浓,厂党委经常开展各种劳动竞赛、先进评比。


17、饭菜票。看了这些物件,不禁使我想起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食堂情景,工厂是这样,学校、机关、医院都这样,一餐饭用不了几毛钱。


18、曾经的堆料场,这里堆的主要是工厂主要原材料稻草。

 

19、2018年下半年,工厂全面停工一年以后,进入拆迁阶段,拆迁以后这里将规划建设综合型的商务中心。


20、工厂拆迁中的一景。华丰造纸厂是杭州城区最后一家关停拆迁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工厂拆迁时,其实它早已被高楼大厦所包围


21、搬迁以后的办公室。从破旧的沙发、老式的保险柜,窗户、窗帘等存留中,隐约可见华丰的过往。


22、这是拆迁前的金工车间,这天金玉如和她的丈夫来到了她的爷爷和父亲为之奋斗一生的工厂,回忆过去,往事历历在目:

我爷爷1931年就与竺梅先等实业家投资华丰厂。当时的形势是孔祥熙的大儿子利用手中的权力,把伪币换成外汇疯狂地倒买卷烟纸,冲击民族工业。对此,我爷爷愤然联合其他爱国资本家进行了坚决的抵制,最终取得了胜利。爷爷的一生为华丰呕心沥血,1962年爷爷去世,周恩来总理敬献了花圈。我父亲美国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华丰工作,担任副厂长。父亲在华丰做的主要是培养专业人才,他亲自兼任华丰技校校长,即便是遭受极不公平待遇的岁月里,依然一如既往。我的青少年时期是在华丰度过,非常依恋华丰,始终为华丰的繁荣发展自豪。


23、听说工厂就要拆除了,93岁的老工人吴德奎来到了12号造纸机前讲述了他在华丰的点点滴滴:

我是1945年资本家把我从嘉兴民丰造纸厂调到华丰的。华丰的待遇一直很好,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流行一句顺口溜:“要赚大钱到华丰,要找对象到丝厂”。我的工资很高,解放初就有146元/月,与杭州市市长、与我们厂党委书记的工资一样高。我在华丰厂工作了40多年,一直有一种很自豪的感觉。30多年的退休生活,也都在华丰社区渡过,很快乐,很幸福。


24、每位老职工都与华丰有着深厚的感情,而高锦坤老人对华丰的情感尤为深厚,站在曾经命悬一线的造纸车间,老人不禁老泪纵横:

我1954年进入二车间2号机当学徒,一年半以后升为生产组长。1960年隆冬某一天深夜,快交班的时候,为了下一班次的正常工作,下班前我仔细地把整个工作流程检查一遍。当走到烘缸旁边时,由于连续喷发的蒸汽形成强大的雾霭把我冲倒,霎时间,我掉进了滚动的烘缸中,左手被轧,面部和身体严重烫伤,所幸的是同车间的工友发现及时,迅速切断机器电源,送往医院抢救。当晚,厂党委组织两卡车工友去医院为我献血,并紧急报告市委书记,市委书记立即指示医院不惜一切代价抢救,最后生命总算保住了,但左臂截掉了。身体逐渐恢复后,厂党委决定让我离开生产一线,以后又任命我为行政科科长。每当想起这些,我深深地感受到华丰对我恩重如山,共产党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25、满头白发的老专家曹斝也赶到了工厂的7号机前,回忆起了其光辉的岁月:

我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1954年到苏联攻读造纸工艺专业,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保定钞票制造厂,从事小额钞票纸的纸剂试验。1972年,为了照顾孩子,我调到杭州华丰造纸厂。一到华丰,着手设计研发精度要求极高的外文版《毛泽东选集》的用纸,并获成功。后来,我们把原有的4台小型造纸机进行技术改造,制造了一台7号机。上世纪90年代初,国外的卷烟纸机都是5000支、10000支的速度,7号机生产的卷烟纸开始跟不上市场需求,于是老厂长谢家善组织我们研制01、03纸,成功后获得国家轻工部科技二等奖,浙江省科技三等奖,尤为可喜的是,这两个新产品在1990年、1991年获得免税2400万,使企业渡过了难关。


26、在华丰这个小社会里,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的关系比比皆是,方志军在她曾经工作过的木模车间如是说:

我身边穿红衣服的是我胞妹方小军。我们家从我爷爷开始一直到我的孙子,有五代20多人是华丰的。几十年来,我深深地感到华丰厂很关爱职工。华丰培养我入党,培养我脱产参加培训,培养我妹妹当幼儿园园长、厂工会副主席。华丰对老工人也非常关心,退休职工实行社会化管理以后,每年中秋、春节都给我们发放福利,企业关停时,每位退休职工拿到了4000元补助费。另外,厂部还为每位厂幼儿园老师、保育员解决编制问题,这在同时期的杭州其他厂办幼儿园中是绝无仅有的。

27、我进工厂拍摄时,工厂已经全停产了,数千名职工只留下了二三十位留守者,于是我请华丰社区党委组织几位老工人来做点回忆口述,可是“一发不可收拾”,一传十、十传百,前后一共来了240多位,我不厌其烦,一一以视频的方式记录了他们的回忆,视频总长度达1200分钟,转成文字有25万字,并为他们一一拍摄了肖像,以作永久的念想。


28、1956年7月《华丰工人》创刊,华丰工人真正以主人翁的姿态成了华丰的主人。60年以后的2017年,老华丰已经关停拆除,新的华丰在安吉县落地,可以期待的是,华丰工人一定会继续以主人翁的姿态把“安吉华丰”建设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