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百年城像 | 广州:先锋的南国

发布时间:2021-05-10

人道木棉红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而对广州来说,亦是一个值得纪念的100周年。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政厅成立,广州市从此成为全中国第一个建制“市”。若以公元前214年,秦平岭南,建蕃(番)禺城作为广州建城之始,广州至今已经超过2235年。作为中国通往世界的南大门,广州是世界唯一一个两千多年长盛不衰的大港,始终保持着与世界的贸易往来,延续着千年商都的脉络,引领全国风气之先。

广州,又称羊城、花城,自古以来就是广东乃至岭南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在建筑、艺术、宗教、戏剧、音乐、文学、绘画、工艺、饮食、园林、风俗等各个领域,都保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鲜明个性。作为四季常绿、花团锦簇的“花城”,“食在广州”是吃得开的名片,新鲜、生猛,讲究食材、出品的原汁原味,使广州成为世界美食之都。开放、包容、务实、进取……是广州人的特质,平实朴素、不尚奢华,常被视为市井化、平民化的街坊生活,其实是广州人追求美好生活的自在与舒适。无论是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王墓、南越国水闸遗址,光孝寺、六榕寺、怀圣寺、南海神庙,五仙观、镇海楼、莲花塔,陈家祠、余荫山房等众多的文物古迹,还是花城广场、广州塔、珠江夜游、北京路步行街、上下九、荔枝湾、沙面、白云山、越秀公园、从化温泉等现代都市景观或风景名胜,都可以让每一个来到广州的人惬意地穿越古今、流连忘返……

事实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源地、岭南文化中心地、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广州确实声名显赫,当之无愧。实际上,近代广州更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前哨阵地和民主革命的策源地。许多历史伟人和革命先烈都在这里留下奋斗的足迹,许多彪炳千秋的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

100年前,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上海,有其历史的必然。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历史的选择,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在广州诞生的《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大会宣言》,显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初心的坚守、对使命的担当。随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等不断发展,大革命风暴迅速由广州席卷全国。1925年5月,第二次全国劳动大会在广州召开,中华全国总工会在广州成立,中共广东区委在广州和香港发动领导了著名的省港大罢工。1926年5月,广东第二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在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从1924年到1926年期间,先后举办了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毛泽东担任所长的第6届农民运动讲习所,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红色故事持续回响,红色精神百年传承。现今,东山的三大会址纪念馆,中山四路上的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格外醒目;方圆数里,还有中共广东区委旧址、中华全国总工会旧址、省港罢工委员会旧址、广东省立宣讲员养成所遗址等等,构成“广州红色教育基地”,提醒我们要牢记历史,珍惜当下。

广州,一座革命的城市、英雄的城市,选红棉做市花,突显出广州人对革命英雄的敬仰。红棉树以其高树红花,有英雄气概,被称为英雄树。自古以来,粤地的诗人、画家都赞美红棉。“广州好,人道木棉红。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舟龙。三月正春风。”红棉的气概和风格,成了广州这个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历史文化名城的象征。红棉,自然也成了广州和广东摄影人每年例牌的必拍题材。

得地缘优势,西洋摄影术跟随着“通商战争”的步伐,最早从广州口岸进入中国大陆。1844年8月15日,法国访华贸易使团抵达澳门,使团代表成员法国海关督察于勒·埃及尔(Jules Itier)逗留澳门和广州期间,随身携带一架达盖尔银版相机拍摄了一批迄今已发现的、最早关于中国的照片。广州,亦因此成为中国摄影的发祥地和前沿地,留下深刻的历史印痕和记忆绳结。就在于勒·埃及尔带达盖尔银版相机来广州拍摄的1844年,在广州与佛山交界的南海大沥镇泌冲村,乡绅邹伯奇也写出了《摄影之器记》,并制作出暗箱摄影器,用自制湿版玻璃底片进行拍摄,成为第一个自制相机的中国人。自此之后,来自欧美的摄影师陆陆续续从广州口岸登陆然后再出发,开始在中国的摄影活动。其中以1868年前后,英国人约翰·汤姆逊在广州等地拍摄的《晚清碎影》尤为著名。在晚清进入中国的摄影,一方面以照相馆的实用性形式落地开花,在广州扎根,开遍全国;另一方面,摄影也被文化精英阶层视为科学和民主的工具,用于自我表达的艺术创作。许多知识阶层以及医生、律师等爱好摄影的人士组建摄影社团,出版摄影杂志、画册,举办摄影展览,交流影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掀起了中国摄影发展的第一个高潮。1922年,广州出现了中国第一个职业摄影人组建起的广州摄影工会,并创办了中国第一本摄影专业月刊《摄影杂志》。1925年,成立广州景社,成为与北京光社、上海华社三足鼎立的民国三大摄影社团。随着摄影的日益普及和发展,民国初期的知识精英们开始将摄影视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宣扬自主自立国家民族形象的大众传播利器。《摄影杂志》主编张雨苍认为“摄影之术,于社会教育尤为要图。是以文明国民,莫不有摄影之常识。”

1905年,潘达微等人在广州主持创办《时事画报》;1912年,高剑父、高奇峰昆仲主持创办《真相画报》……运用摄影与印刷媒体进行传播,从辛亥革命就已经开始。奠定中国红色摄影史的四大摄影家沙飞、石少华、吴印咸、郑景康,除了吴印咸是江苏人,沙飞、石少华都是广州人(沙飞是籍贯开平,在广州出生、成长;石少华是番禺人),郑景康是广东中山人。参与创办《晋察冀画报》和中国共产党红色摄影体系的,还包括同为广州人的赵烈。作为省会城市,广州与摄影文化的渊源深厚,秉承优良传统,几代摄影人薪火相传,从各个方面贡献自己的智慧与才华,共同打造广东摄影的大省强省局面,创造出许许多多中国摄影史上的佳话。生活在广州的摄影人,都会把广州街坊的生动生活拍摄记录下来,成为珍贵的文献影像。

过去是“省港澳”,现在扩大为“粤港澳大湾区”。省城广州,始终是被围绕的中心……潮起潮落,摄影与广州,有太多的历史和价值需要慢慢去追溯与梳理。

背靠五岭,面向大海,广州因此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情怀。一代又一代的广州人凭借“敢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让广州闯出了发展新格局,使广州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中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世界一线枢纽城市,保持排头兵的地位。

“广州要实现老城市新活力。”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对广州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那么,我们摄影人的镜头,该如何展现总书记的寄望呢?“老城市新活力”,或许当我们追寻广州这座城市的红色故事,缅怀、传承那些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红色记忆时,可能会谙得深意,找到灵感。

广州,肩负百年的荣光与梦想。

20世纪30年代的广州渔民。刘云志 供图 


1949年11月11日,人民解放军部队进入广州城时,市民夹道欢迎。刘云志 供图 


1959年,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广州海珠广场新落成的陈列馆大厦举行。图为开幕式盛况。廖衍强 摄


1960年,广州,两位小朋友戴着耳机使用矿石收音机收听广播的场景。梁伯权 摄  


1972年7月16日,一万多名广州军民,在南方大厦对面的水警码头下水,由解放军全副武装打头阵,威武浩荡,直抵当时的珠江泳场。叶健强 摄  


1986年,广州,中国大酒店前的一对情侣。 安哥 摄  


1987年,广州江南大道,穿着时髦的靓女,当街捧个水壶般的“大哥大”。当时,这把“壶”算是一种身份与财富的象征。叶健强 摄


1987年,广州六二三路至人民路高架路通车之前。朱穗风 摄 


1994年,广州火车站人山人海,白云机场尚未搬迁,飞机就在头顶不停掠过。严志刚 摄


1998年,广州番禺南村一家外资工厂的女工宿舍。李洁军 摄 


2019年8月28日,开学前,广州许多小学都会带学生来到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参观学习,然后到明伦堂举行入学“开笔礼”。吴吕明 摄  


2017年12月5日,广州中山纪念堂夜景。  陈碧信 摄


2017年4月22日,广州市民腰鼓队和粤剧同台表演,演出间隙演员们用手机拍摄精彩的瞬间。李伟坤 摄  


2017年1月27日,广州花市。廖宁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