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9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百年城像 | 武汉:英雄的江城

发布时间:2021-06-03


20世纪20年代,武昌汉阳门公济轮渡码头。袁厚祥 供图

1937年,武汉大学。佚名 摄

1949年5月16日,行进在武汉街头的解放军军车。袁厚祥 供图  

1957年,建造长江大桥。马克·吕布 摄  

1964年2月,“硬六连”的解放军战士们在武汉市解放大道上巡逻。丁遵新 摄  

1987年8月1日,武汉市天津路口,江汉大学新闻系学生刘文姬,利用暑假勤工俭学卖武汉晚报,当了街头卖报女。周国强 摄  

20世纪70年代,武汉六渡桥街景。田飞 供图  

1988年,武昌江边,长江大桥下休息的人们。谢国安 摄  

1990年,武汉大学生在中南商场观看亚运开幕盛况。杨发维 摄  

1993年元月,一对新人在汉口中山大道保成路口,抬着自己的婚纱照过马路。田飞 摄  

2001年7月13日晚,北京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成了欢乐的海洋。周立新 摄  

2010年7月24日,市民在长江与汉江交汇处被淹的亲水平台玩耍留影。邱焰 摄  

2021年5月7日,一群参加研学旅行的学生参观位于“中国第一红街”武昌都府堤20号的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这里也是中共创始人之一陈潭秋早期革命活动旧址。丁越强 摄

2018年4月15日,“东风雷诺武汉马拉松”在沿江大道汉口江滩拉开帷幕,国内外24000名选手从汉口江滩青岛路与沿江大道交汇路口出发,途经百年老街中山大道、武汉长江大桥、东湖绿道等多个历史人文景点和武汉经典地标。黄敏 摄

2020年2月5日,武汉,一名刚下飞机的小姑娘跟地服人员打招呼。当晚,从新加坡和日本大阪飞来的两架民航飞机在天河机场降落,370名湖北人回家。魏铼 摄

2019年4月8日,武汉新港阳逻集装箱码头的繁忙景象。 梅涛 摄  

2016年,江汉路街头。谢国安 摄


通衢会,楚天舒

由武昌、汉口、汉阳三镇组成的武汉市无疑是一座大而美的名城。在中国的城市中,能够约定俗成加上“大”字的,似乎就只有两座,一个是“大上海”,另一个就是“大武汉”了!历史上,在民间,“……紧走慢走,三天走不出汉口”“……十里帆樯依市立,万家灯火彻宵明”说的也是武汉的大与繁荣。

能有这样一个“大”的头衔,不仅仅因为武汉城市版图之辽阔,或者作为“九省通衢”商贾云集之重要枢纽,更主要是由其革命渊源、历史文化和经济区位决定的。

武汉曾是古云梦泽的一部分,城里城外,湖泊星罗棋布,被称为“百湖之市”。两江交汇,又被叫做“江城”。“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形象地说出了这里风貌。也正因为江河湖泊的聚集,不仅引来了商贾云集,也引得文人骚客佳句流传。“天下知音第一台”的古琴台,俞伯牙与钟子期结为知音的故事感动了多少人;“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诗仙李白一口气为它赋诗三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望黄鹤楼》,留下千古绝句;汉水哺育的汉调汉剧,被称为国粹“京剧之母”,曾是这里人们的精神家园。

著名的中俄万里茶道,一万四千公里,以汉口为茶叶交易枢纽,形成了一条由南到北经西伯利亚直达欧洲腹地的国际性茶叶商路。由此,汉口被誉为“东方茶港”。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在这里创办了自强学堂,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武汉大学的前身。他主持修建了芦汉铁路(即后来的京汉铁路),还创办了中国重工业革命具有标志性的汉阳铁厂,开了中国第一家兵工厂“汉阳兵工厂”,抗日战争主力步枪就是这里生产的,著名的“汉阳造”由此得名。

1911年,推翻千年帝制的辛亥革命第一枪在这里打响!中国就被这枪声引领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当年孙中山在他的《建国方略》里就规划把这个长江汉江交汇的武汉建成“东方的芝加哥”!1927年,中国共产党的五大通过总结党成立以来的经验,提出了多项开创性措施,推动了纪律建设的深入发展。党的历史上第一个中央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就在此诞生。

毛泽东更是对武汉青睐有加,这个城市是他除了首都北京之外,去往视察工作和居住最多的城市了。在这里,他创立了“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上,他提出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思想,由此成为指导中国革命几十年的响亮口号。新中国成立后,他又写下了“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等名句,抒发了对这座城市博大与豪迈的情感!

百年来,武汉三镇,作为开放的工商业大都会,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现代气息的城市文化,加之两江交汇的城市格局地理优势,天时地利人和,让这里有了海纳百川的包容和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

可能也因了地理空间的缘由,这里的人“不信邪”“敢为天下先”,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地创造奇迹,以他们的勇气和智慧,让无数个第一在这里诞生:万里长江有了第一桥——武汉长江大桥;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第一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武汉钢铁公司;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小商品市场汉正街在这里破局;第一个“洋厂长”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格里希,在这里上岗;武商,中国商业第一股在这里诞生……

现如今,武汉以“中国光谷”“沌口车谷”为龙头的光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已经形成,成为拥有钢铁、汽车、光电子、化工、冶金、纺织、造船、医药等完整而先进的工业体系的国家重要工业基地。

当然,武汉的“硬气”来自这片得天独厚江湖之地赋予武汉人的“底气”。

凡大江大河奔流过之地的人都颇有几分江湖气,地道的武汉人当然也拥有这一气质里的豪气与仗义。大江湖锤炼出武汉人的热情爽朗直率,侠胆义肠,乐于助人。说话大嗓门,但是亲切真诚。比如见面就问:您家吃了冒?说到吃,那武汉无疑是显得烟火气最浓的地方了,特别是一大清早,满街的早点摊,满街的美味,满街“过早”的人,蔡林记的热干面、四季美的汤包、老通城的豆皮、谈炎记的水饺……面窝、欢喜砣、糍粑、油香、糯米包油条、糊汤粉……有人说,武汉的早点吃一个月,可以不重样,也许并不夸张。

依江傍湖,武汉人与水的关系十分亲密,每到盛夏,长江汉水,男女老少,均泡其中。因此这个城市便有了每年一度的城市民俗——渡江节。这里的人把游泳渡江叫做“玩水”,可以看出水在他们的生活中是什么地位!

江湖之地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武汉人来说,可以说熟悉而普通,并不感觉特别。但是对于外地人来说,特别是外国人,那便是一个令人惊异而不同寻常的地方。这里不得不说一下两位外国的摄影名家。

一位是20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罗伯特·卡帕。1938年,他用了近半年的时间,在武汉拍摄记录了大量武汉军民抗战的影像,向世界展现了中国抗战的决心和中国军民不屈的形象。他也是在武汉第一次用彩色胶卷报道战争。卡帕在武汉拍摄的一张中国年轻士兵特写肖像照特别令人震撼,士兵头戴钢盔的高昂头颅,传达出中国人民英勇抗日的凛然之气和钢铁意志。1938年5月16日,美国《生活》杂志将该照片用作了封面。

另一位摄影师就是法国纪实摄影家马克·吕布。1957年,他第一次来中国采访就到了武汉。恰好,在建的武汉长江大桥初具雏形。他用精妙的视角展现了还未完成的武汉长江大桥与江面上的帆船、渔民,黑白影调下的船帆质感细腻,好一幅极具时代特色的风情画,让万里长江第一桥施工工地人文气息扑鼻而来,韵味悠长!

这一百年,武汉经历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在中国革命进程中,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新中国建设时期,武汉都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尽显了英雄之城的本色。公元2020年,新冠疫情突发,在这危急时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迅速果断采取坚决措施,一声令下,全国支援,精英云集,携手抗疫。武汉人民更是勇于担当,以“不信邪”“不服周”精神,精诚团结共同努力,英雄之城再度完美彰显其英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