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百年·百姓:用影像绘就一幅百姓生活的百年画卷
发布时间:2021-06-11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百年回首岁月如歌。百年,或许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却改变了中国社会,改变了亿万民众的命运,开创了一个亘古未有的新时代。
影像承光阴,照片载历史。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宏伟篇章,是一首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瑰丽史诗。人民生活的发展变迁,就是对党的伟大历史最为直观、鲜明的体现,最能引起百姓感同身受的理解和触动。“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以百姓生活为突破口,寻找市井巷陌最为真实的生活气息,从生活入手,以细节取胜。
历史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是由若干不同的面相构成的。此次展览的策展过程,就是打捞历史碎片,从大量影像资料中进行编辑对照,为重构历史记忆添砖加瓦的过程。面对摄影家、摄影爱好者和热心人供稿的热情,策展团队几易其稿,最终敲定精准对比、时间脉络、专题铺陈的“点线面”展陈方式,以“岁月如歌”“沧海桑田”“百年好合”“百家百福”4个版块进行呈现,多方位立体式呈现百年中国翻天覆地的伟大变革,不仅展现了时代的发展,也系统回望了百年以来中国摄影的历史。
“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开幕式现场,人头攒动。张双双 摄
对比今昔,见微知著
在历史的定格与流动中,摄影的触角从宏大的社会、政治场景一直伸展到普通人生活,甚至还能通过对瞬间事象的凝固,深入人的心灵深处。
在整个“百年·百姓”展览当中,最难也是最出彩的,无疑是“沧海桑田”这个版块。100张照片分为25组,涵盖百姓生活中衣、食、住、行、学习、娱乐、生产等方面。每组照片选择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4个时期的典型照片,形成“四点对比”的格局,从不同角度体现一百年来社会的发展变迁。独具匠心的展陈思路,立意高远、形式新颖,最大限度地彰显了图像的文献价值。
“四点对比、百年跨度”无疑是个创举,但落实起来十分困难,需要严谨的学术考证和团队互助力量来完成。本次展览工作团队撰写的“编辑部的故事”中提及,25个选题必须涵盖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能遗漏也不能过于集中;每个主题必须有4个不同时期的照片,要找到解放前的早餐店或者菜市场画面,可不是简单的工作;由于一个主题4张照片形成相对的密闭空间,这4张照片还必须在视觉上搭配和谐。经历了最艰难的筛选打磨,才形成了这个版块的完整呈现,让时间的流变凝结成影像的永恒。
图片编辑和展览呈现的基础,是打捞历史影像碎片,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展览征稿启事于今年2月6日发布后,摄影家、收藏家、摄影爱好者、普通群众积极踊跃投稿,翻箱倒柜寻找推荐老照片。此后,又根据展览的结构,进行了三批次精准定位的征稿,非比寻常。从征稿、选稿到最后的展出,“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让不少深藏在民间的影像被挖掘出来,随着这些影像浮现在主办方视野里的,还有一张张照片背后的故事。
刘云志从2014年开始收藏中国老照片,同年5月1日创办云志艺术馆,收藏、展示影像作品成为艺术馆主打方向,摄影收藏对丰富馆藏来说自然必不可少。2014-2016年,刘云志陆续通过华辰影像举办的拍卖会收藏了一些老照片,后来又认识了做国内老照片、古籍方面的人,收藏渠道逐渐扩大。7年时间,积累到今天有四五万张藏品了。他说:“中国摄协在建党百年之际征集‘百年·百姓’题材摄影作品,我很快为组委会挑了七八百张老照片。通过影像反映中国百年发展历程,关注民生、关注老百姓生活变迁这个选题非常好。从1921年到2021年,生动的视觉记忆见证和勾勒出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于个人来说,我非常愿意在文化方面做点事,也一直想搞这样的展览。整理这些老照片,把它们系统归类、展示、出书,让这些影像更广泛地传播和传承下去,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是我最大的心愿。感谢主办方给我这样一个参与的机会,我希望这个展览能延长些时间,或是能进行全国巡展,让更多的人看到、感受到百年中国的发展历程。”
仝冰雪从2000年开始收藏老照片,以晚清摄影术传入中国到1949年之前的老照片收藏为主。最主要的收藏题材和研究方向就是百姓家庭照,以及早期的照相馆和摄影史,这方面的老照片数量比较多。仝冰雪介绍说:“此次入选‘百年·百姓‘影像大展的一些作品出自我编写的《中国照相馆》一书。其中一张1935年前后、天津一个家庭的合影老照片还被用于这次百年·百姓生活影像展览征集的海报。我觉得聚焦百年普通百姓生活的影像展这个创意特别好。不仅是第一次,而且规模很大,对作者和收藏者都非常尊重,征集信息非常明确,从而调动了全社会的积极性。展览前期宣传到位,中国摄协以及所属各媒体倾力宣传,多方征集,力求不留遗憾。我很积极地推荐、介绍给主办方我所认识的收藏群体里的朋友,为大展内容拾遗补漏。我还多次在个人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上转发大展信息和相关图片。”仝冰雪还表示,“此次大展的策展思路好,比如一组照片涵盖4个历史时期的对比、变化,还包括不同行业、不同地域的影像,最终的入展作品表现力和说服力都非常强。比如反映儿童上学的照片,从20世纪30年代到2018年前后的对比,视觉信息特别丰富,从一个小切面反映出了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变化。这些照片不仅是中国人关注,对外国人了解中国的发展变化也是很有说服力的。我相信,不管是普通观众还是摄影家、收藏家,都会从中有所收获、深有感触和启发。”
王利平在看到展览征稿启事的时候,感觉眼前一亮。认识到这次活动很有意义,便整理照片投稿。在照片补充阶段,提供了《三峡纤夫作为旅游项目》这幅作品,幸运入选。谈到这张照片时,王利平说:“通过记录社会生活瞬间,表达想法,留住回忆,是我拍这幅照片的初衷。去三峡时看到拉纤出现在旅游项目中,我感觉到他们的不容易。纤夫们为了养家糊口,为了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我觉得这是在新时代,中国人民拼搏、奋斗精神的缩影。”
赵守军的《手机时代》入选此次大展,照片是2017年8月8日,在山东济南举办的第五届世界摄影大会开幕式上抓拍的。据赵守军回忆,“在展馆现场,几百位参观者顺势站在楼梯台阶上,用手机抓拍。我在下方看到这无意间自然组成的排列和齐刷刷举着手机的人群,迅速抓拍了这一瞬间。手机作为时代的产物,日常的使用随处可见,而如此呈队形地集中在一起应该说是手机时代的一个缩影。摄影要记录时代,记录历史,记录日常真实的生活,才更能彰显力量,这也是本次大展的历史价值所在。”
回眸百年,豪情满怀
在过往的百年岁月里,影像还原社会图景、观照现实,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无数优秀的摄影作品为时代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们回望百年征程留下了最好的视觉文献。当我们以时间为轴,回溯百年起点,一幕幕历史瞬间便在一幅幅照片影像里逐渐浮现开来。
“岁月如歌”版块的展览现场。徐晓刚 摄
本次展览“岁月如歌”版块正是以时间为序线性,精选展示出100幅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摄影佳作,红白相间的巨大展架像书页一样依次排开,将百年来百姓生活的基本状况和社会的发展脉络依次梳理,让观众透过历史的烟云,看到祖父辈筚路蓝缕,看到新中国建立初期百废待兴,看到改革开放东方破晓,看到中国人民走进新时代的豪迈。其中,“1921—1948”“1949—1978”“1979—2011”“2012—2021”四部分,分别展出的数十张百姓影像各有其时代特色,而由它们串联起的生动的百年发展脉络更是集结了诸多名家名作。尤其是沙飞、方大曾、张印泉、石少华、金石声、茹遂初、牛畏予、赵羡藻等老一辈摄影家的作品,凸显了该展览版块的影像价值。而汤德胜、郁正汶、汪强、张永通、安哥、周国强、胡金喜等专注于纪实影像的摄影家作品,更是呈现了各自镜头下的民生百态。1921—2021,披荆斩棘的百年之路,既有乱云飞渡、风吹浪打的艰难险阻,更有艰苦奋斗、坚韧不拔的复兴奇迹,中国人在“岁月如歌”的跌宕起伏中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而百年百张图片则是这条风雨兼程路上的有力印证。
中国摄影金像奖得主汪强长期关注拍摄安徽凤阳小岗村,其中一幅小岗村农民卖粮食的照片入选此次大展。他表示,“入选的这幅照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小岗村农民敢为人先,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序幕,从此年年粮食生产大丰收,解决了中国农民吃不饱饭的大问题。过去农民没粮吃,年年吃国家救济粮,实现大包干后,小岗村一年的产量是过去20年的总和。村民们家家争着向国家卖余粮。当时,农民种田积极性十分高涨。农田处处见人干农活,粮站内外排长队交公粮,卖余粮,集市贸易、商品交易红红火火,人人脸上挂满了喜悦。”
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王文扬观展后表示,“展览创意非常好,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这个点就是百姓百年生活的变迁,以此体现出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的翻天覆地变化。”展览征稿期间,王文扬非常认真地将手里反映百姓生活的照片进行了整理,专门委托原工作单位的年轻同事,通过网络正式投稿。最后,一张反映胡同风情的照片得以入选。在谈到这张照片的时候,王文扬表示,“北京的胡同是京味儿文化的一个符号,这张照片是1994年国庆节前夕在原宣武区象牙胡同拍摄的。那时候这个胡同里边儿有一家美发厅,我经常去那儿去拍一些胡同生活的变化。我觉得这张照片的意义主要在于反映改革开放以后老百姓生活的变化,实际上变化都在生活细节当中,我觉得关键就在‘变化’这两个字。”
中国摄影金像奖获得者周国强专程从武汉来京,6月7日当天傍晚就来到王府井观展。他说:“尚未开幕的‘百年百姓——中国百姓生活影像大展’已吸引了过往市民和游客的目光,这个展览气势恢宏,呈现了建党百年来人民生活的巨变,与观众产生着强烈共鸣。”在谈到此次入选的作品《百货大楼选购电视机》时,周国强表示,照片是1988年2月5日在武汉中心百货大楼拍摄的,当时春节临近,挤满了想买台电视机回家看央视春晚的人。他便记录下这个场景,“当时的新闻照片,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了历史。”
魏刚入选的照片《新年来了》抓取了百姓快乐与幸福的美好瞬间,在谈到拍摄过程时,魏刚说:“这张照片拍摄的是2012年12月31日世贸天阶跨年万人迎新年活动。晚上8点我和女儿就到了世贸天阶,当时已有很多人了,我选好了位置,调试好相机就等着,11点59分50秒,万人齐喊10、9、8、7、6……当天幕出现2013时,整个现场欢腾了,我连续按下快门。因为没有高点我只能双手高举相机盲拍,让我惊喜的是照片完全达到了我的设想。我心中充满了激动!在回家的路上我边走边和女儿分享拍摄的喜悦,一直走了近10公里才有了出租车,到家已经是凌晨3点了。尽管饿了、累了,但能拍到满意的照片就是值得的。”
关注家庭,传承文化
总有那么一张照片,寄托了我们对于“家”的情感。这张照片我们可能随身携带,或者珍藏在某个不轻易示人的地方。当许多张照片汇集在一起,便组成了中国家庭独有的历史与情感记忆——展览中一个占地不大的版块,却集纳了最多的故事,展现出最多的温情,成为观众共有的情感联结。
“百年好合”版块展览现场的幸福瞬间。张双双 摄
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文化现象,普通中国人的家庭合影恰恰为特殊历史时期的社会形态研究,提供了难以替代的实证价值和难以言说的诸多可能。生活照片的影像类型丰富、多元,呈现出每一时期中国人生活的表与里、现象与本质,成为个体、家庭、亲族以及群体、机构物质文化状况、审美潮流改变等记忆的文本实物。在“百家百福”版块,100个家庭在100年间的家庭合影集纳在一起,形成了一部平民生活的影像史,一部中国人的现代精神成长史,在客观、温和中打开视觉艺术解读历史文化的新视角。
从深圳来京参加开幕式的罗康林表示,此次大展以图片的形式浓缩再现百姓生活发生的变化,作品贴近百姓生活,接地气,特别真实,老百姓爱看。罗康林入选“百家百福”版块的照片拍摄于2014年春节期间,地点是深圳蛇口。他在谈到照片的拍摄背景时谈道:“我们原籍湖南,20世纪90年代到深圳闯荡。深圳是个移民城市,生活繁忙紧张,过年才能回老家看望父母。经过多年打拼,来深的建设者大都买了房,扎根安定下来,我们的经济条件也有了很大改善,有机会把长辈接过来过年。这张照片是一个大家族的合影,兄弟姐妹好几个家庭,有的落户深圳,有的从湖南来深过年,四世同堂,深圳春节时期的气候温暖宜人,大家其乐融融,欢度佳节,非常愉快。”
有一幅合影入选此次展览的梁红卫表示,“虽然有事没能前来参加展览开幕式,但通过各个媒体平台传播的影像能够感受到建党百年来我们伟大祖国发生的巨大变化,百姓生活的幸福安康。我的那幅入展照片是2011年春节拍摄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的父母家中。当天我和弟弟、妹妹携爱人和孩子一起到父母家中过春节。时间已经过去了10年,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爸爸已经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拍摄那张全家福留下了当时的影像,记录了我们全家的生活。看到这张图片,爸爸的音容笑貌又浮现在眼前,留下的美好回忆无可替代。”
谭卫高2016年2月13日在重庆市忠县永丰镇东方村为李仁华一家拍了一幅合影。当时李仁华84岁,妻子王顺梅83岁,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已是四世同堂。李仁华是抗美援朝老兵,政府每月补贴1000元用于日常生活,4个儿女孝顺并轮流陪伴老人,生活幸福美满。谭卫高长期以三峡库区农村百姓为拍摄对象,以田野考察的方式记录了100个家庭全家福、100位老人肖像、100张儿童笑脸、100个劳动场景、100个生活场景、100个活动场景等。这些展现三峡库区美丽乡村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展现新时代库区百姓洋溢着美好幸福的生活状态,包含丰富信息量的人物与环境影像将凝结成一份公共记忆。
朱德明入展的作品《五代同堂全家福》拍摄于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善巷村10组,时值徐翠娣老人100岁大寿。在回忆起那次难忘的拍摄经历时,朱德明说:“我是一位文艺工作者,每年都会义务地为百岁老人拍照,感触最深的是,徐翠娣老人与老伴周高甜(已离世)共育有5个儿子,在那个年代的农村靠种地把5个儿子养大成家,吃尽千辛万苦。现在5个儿子5个小家庭都很幸福,也很孝顺这位伟大的母亲。儿孙们都在社会各个岗位传承长辈的精神,勤奋努力工作。”
赞美生命,唱和时代
一百年是什么?是一个世纪,是足以让一个国家旧貌换新颜的时间跨度,它能书写生命的完美篇章,能见证时代的潮起潮落,也能奠定国家的发展基调。同样,它也是世间故事的记录者、聆听者,将百姓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巨大变化囊括其中。从长袍马褂、凤冠霞帔到西服革履、婚纱曳地,再到创意不断的风情时尚,“结婚照”不仅见证爱情,也承载着中国社会的百年变迁。从传统到新潮,由俭朴规范到个性成熟,回望百年流行,各时代风格迥异的结婚照足以震撼人心。
本次展览“百年好合”版块围绕“婚礼”这一人生重要节点,着力体现百姓日常生活中颇具代表性的精彩瞬间,以期引起每一位观众的共鸣。同时,“百年好合”这一主题,也恰好呼应“建党百年”“百年百姓”主题,让可窥见百姓生活一隅的“结婚照”具有了更深远的社会意义。
据悉,本次大展征稿自2021年2月6日启动以来,近万人投送了5万余幅照片。最终入选展览的300多张照片只不过是取自影像之海的一掬水,这掬水映照着这百年的历史,也串联起许多有关摄影的故事。在这万名投稿者中,除了大量业余摄影者,也有不少职业摄影师。“百年好合”版块中,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有一段特殊的故事,很多结婚照系由业余摄影师提供,与“百家百福”一样,都是百姓生活里最司空见惯、最具生活气息的影像。它们呈现出的特殊时代风貌,不仅有助于当代人了解当时的服饰、文化、习俗、建筑等,更为我们探究当时的社会情况提供了依据。
婚姻大事本来就是中国人特别关注的事情,任何一张几十年前的结婚照,都经历了时光淘洗,背后故事都独一无二。本版块中,一张古老的结婚照也不例外。据提供人张世瑜介绍,图片拍摄于1938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北门的“麦香村”饭店,新郎新娘就是他的爷爷奶奶。1937年日军侵华,他就读于包头一中的爷爷回到呼和浩特,第二年家里包办和奶奶结婚,拍下了这张照片。照片的玻璃底片曾经摔过一次,现在照片上还能看见伤痕。但是奶奶还是想办法把底片保存了下来。2012年奶奶去世,孙辈在收拾老房子的时候又找到了底片。张世瑜本人是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师,也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他看到展览征集的消息之后,提供了这张照片。这张照片不但年代比较久远,而且画面中素材较多,对当时的服饰、场景、建筑都有所体现,策展团队非常重视,纳入了“百年好合”单元。对着这张照片,感受80多年前的新人和亲属,回想在一件玻璃底片身上发生的故事,观众依然可以体会到时光的强大和影像的力量。
从微信公众号看到“百年·百姓”大展征稿启事后,霍珊红马上就想到了《新风扑面的婚礼》这幅照片。这幅作品来自基层,接地气,让人耳目一新,以小见大地反映人们的思想变化。霍珊红告诉本报记者:“这幅照片拍摄于20年前,当时我在乡镇政府从事新闻报道工作,受朋友之邀,帮忙去给一对新人拍几幅结婚照片。到达女方家后,我没有发现传统的陪送嫁妆,却发现了一对显微镜,我也疑惑,了解才知道:原来是为了今后更好地开卫生室使用。当时当地,嫁妆是‘电冰箱、洗衣机、彩电、摩托车’四大件,现在女方打破传统,男方或者四邻八村的群众对这一‘新鲜做法’能够接受吗?职业的敏感让我知道,这次拍的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婚礼,而且是一则不平常的社会新闻。到达男方家中后,发现围观群众一个个面带笑容,我知道,人们没有看不惯,而是对这种‘新思想’还是乐意地接受了,在倡导树新风方面发挥了榜样作用。在一对新人手捧显微镜在农家院里举行拜堂成亲仪式的瞬间,我按下了快门,成就了这幅作品。一晃20多年了,我现在是山东省成武县融媒体中心一名记者,是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前不久,为了做我们县里的一个摄影展览,我专门扩印了这幅《新风扑面的婚礼》,想找到照片主人给他们送去,了解他们这些年来的变化。因为多数村庄进行了改造,多方打听,才找到他们。20多年变化太大了,因为高速路从村旁边穿过,照片中的老房子拆掉了,他们一家搬进了村里统一规划建设的新楼房,楼下是他们开的卫生室,两个孩子,一个在省城医院上班、一个在上高中,一家人生活得很幸福。说起当年捧着显微镜当嫁妆,女主人祝传丽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已经81岁的崔博谦退休前是沈阳音乐学院教授。他认为,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段历史有着极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在谈到此次入选的《幸福之路》时,崔博谦说:“这张照片拍摄于1984年,刚好单位给我配备了120单反相机,所以走到哪儿背到哪儿。当时在沈阳南京街迎来一支骑自行车的结婚队伍,我赶忙掏出相机调好焦距,可惜只剩最后一张胶片,拍完马上换卷儿,但是人已经骑得很远了。值得庆幸的是,这张照片的光线构图、曝光组合、清晰度,特别是新郎和新娘的情绪令我非常满意。这张照片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普遍的一种结婚形式,这种婚礼既朴素又经济,同龄人看了亲切,后人看了新奇。”
曾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的摄影家侯贺良与同为摄影家的夫人渠晋湘分几次一共向“百年·百姓”大展投送120多张作品。这些照片拍摄时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到最近几年,跨越了他50年的摄影生涯。最终侯贺良拍摄于1982年的作品《光棍村的婚礼》成功入选了“百年好合”展览版块。侯贺良说:“此次积极参与投稿有两个原因:其一,大展主题与我和爱人多年拍摄的方向相吻合,手里有一些‘存货’,参与大展正好促使我们整理已经许久没有梳理的摄影资料。其二,参与代表了一种态度。我对中国摄协有一种信任的情结,凡是中国摄协举办的活动,我们一定毫无保留地尽力支持。”在谈到“民间影像的价值”时,侯贺良表示,“看待影像的价值,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标准。对社会纪实类的作品,人们看重的是能否真正记录了时代变迁,是否表现了真实的生活状态。观看这类作品,传递信息量的大小,往往比表面的形式美感更重要。摄影真实记录的功能,也是其本质所在,是任何其他造型艺术形式无法比拟的。”
本报记者 朴新成 方妍 张晓寅 李晶晶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