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2023“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入展摄影作品-《新游牧时光》
发布时间:2024-05-13
作品名称:《新游牧时光》
作者:饶永霞
作品阐述:
9年前,当我第一次踏上内蒙古大草原,我就觉得自己是草原的有缘人。正如安塞尔、亚当斯所说:我们不是用相机在拍照,我们带到摄影中去的是你曾经读过的书、看过的电影、听过的音乐、走过的路、爱过的人。于是草原这个比大海深邃、寂静、幽谧的人类故事原点让大海边的我抵达了那个生活未及的语境, 语言未及的意境,也因此有了我眼中、内心以及镜头里折射出的新游牧时光。
內蒙古自治区的蒙古族人口总数约422万,占区内总人口的两成左右。 游牧文化和狩猎文化,具有很深刻的启迪价值。在宽广、辽阔、深沉、静谧的大草原,万物共生互补,世代繁衍,生生不息。在牧民心目中,大自然就是长生天,必须敬畏。此外,游牧文明的神奇还在于其文化的多样性、流动性以及对世界的影响。当然,身为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族人也不得不被裹挟着进入现代化浪潮,传统与现代碰撞后,内蒙古草原深处更呈现出一番别样的面貌。如今,在精准扶贫和新型城镇化的顶层设计下,三分之二以上的蒙古族人已经告別传统游牧进入农耕化,但仍约有100万人保留着放牧为主的生活方式。我们能寻找到的最原生态的牧民生活和日常劳作,依然会有着明显时代的烙印。皑皑白雪中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垛与装满干草的加长大货车既意味着牛羊数目大增,也凸显着草场短缺及饲养成本的增加;冰天雪地里蒙汉双语标志的“游牧人家”、大班椅上的女孩与形影不离的猫和狗、风雪中的迷彩车和守家的牧羊犬看的我是会心一笑;从密不透气的高压电网前奔跑而过的马群、被货车隆隆声惊的不敢跨越马路的骆驼、高耸入云浓烟滚滚的烟囱前总是走过低头吃草的牛羊以及喷吐着白烟层层垒砌的金矿,好似哪个场景都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以现代饮牧方式为前景一应俱全的冬季牧场、雪地里滞留的旅游大巴、现代木偶憨熊、草原上的篮球架、监控头下掉队的羊、草地那达慕上的出租车、从吉普车窗前徐徐走过的骆驼、偏远嘎查的汽车候车亭、挂着苹果标志的夏季牧场小屋、白毛风中相互依偎的骆驼和高大的风车、眺望远去火车的马驹、冬季那达慕上穿着时髦手拎LV包包的牧民等等皆是我眼中当下草原风貌的瞬间和细节。
想来,我14次的草原行走及共情时的咔嚓声,无论展示的是陌生的熟悉 还是熟悉的陌生 ,皆因爱之深关之切… 我住过最原生态的蒙古包、穿牧民干活时穿的袍子、毡靴去拾牛粪,亲历杀羊宰牛,参加过那达慕、祭敖包、草地婚礼,还会像很多本地人一样蒿草过敏…这些让我接近草原和苍天的事情,在CCD像素里演绎成我心中的某种情愫,置身其中,难以抽离。我欣赏草原人以豁达豪迈的胸怀及丰盛的精神对待当下,或顺应或努力或不纠结。“狼图腾”中描述的鄂伦大草原是我心中最美好的向往,无论何时我都希望这片土地好好的!倾听草原的声音 ,我更深刻的理解了前行、不遗忘的最好方式就是反思。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未知的领域,那是我们对世界的末知与探索,而当我踏上寻找的旅程,会发现,原来那里,是我新的起点。一次又一次走进草原,我想最大的变化是更热爱这片温暖而坚定的土地,我会持续关注我心中的新游牧时光。
推荐语:
饶永霞是一个有草原情结的人 ,她不是单纯用相机去记录草原,而是用心去聆听草原,所以其10年的行走观看展现出的新游牧时光让我这个拍摄了40多年草原的人倍感惊喜!新的视角、新的元素、新的符码引发人们去思考草原的最佳状态是什么样的?我们如何与其共生!
心系草原、关爱草原,是这组作品展现出的一种思想和态度,也是引发人们产生共情的着力点,值得肯定和推荐!(王争平)
评委评语:
内蒙古大草原,横跨东西,延绵千里。几千年来,不变的一望无际草原,变的是牧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如何把握当下,记录时代,这是纪实摄影之本,作者立足当下,及时抓取游牧民新时代的生产和生活,呈现一幅内蒙大草原的时代画卷。试想一下,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人们也希望能见到一个真实的21世纪20年代大草原。也许这就是纪实摄影的价值所在。(王小川)
2020年10月14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当下草原一景
2021年1月2日拍摄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 从雪堆前跑过的马群和密集的高压电网颇有违和感
2021年1月1日拍摄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 草原马远眺“铁马”
2023年1月23日拍摄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 寒冬里风车见证的依偎
2020年10月15日拍摄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 不断往来货车的隆隆声常常会惊吓到试图过马路的骆驼
2023年1月23日拍摄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 骆驼母子从我们车窗旁缓缓走过
2019年12月27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如今的草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直达草原深处
2023年11月20日拍摄于内蒙古满洲里 玩偶熊也成了草原人的新宠
2023年11月20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滞留在一望无际雪地上的旅游大巴,孤零醒目
2023年11月22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夏营地里只剩“游牧人家”双语的引导牌在坚守
2021年12月21日拍摄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 如今的牧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蒙古包旁边搭建住着宽敞舒适的砖瓦房
2023年11月22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夏季草场木屋门窗上的“苹果”标志,彰显着主人的喜好
2024年1月24日拍摄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 寒假期间萨日奈去牧区姑姑家小住,家里的猫和狗成了她的跟屁虫,其在大班椅上坐会也紧随不离
2023年11月18日拍摄于内蒙古新陈巴尔虎 女孩平时在旗里上学,周末和妈妈萨其日娜到牧区看望奶奶、爸爸和妹妹,她很喜欢放着她衣物和娃娃的勒勒车
2022年6月26日拍摄于内蒙古陈巴尔虎旗 落单的羊慢悠悠走过自家的监控头,如今许多牧民家的监控设备会用于监看牛羊产子的进程
2022年6月26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大草原 草原巴尔虎人家的户外摇椅
2024年1月24日拍摄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 严寒中空无一人的公共汽车候车亭
2023年11月22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垛。牧民自用加出售,十几年前几十元一捆的草,现今已涨到几百元。牛羊饲养的成本大增
2024年1月24日拍摄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 运送冬草的大货车正在卸货
2022年6月26日拍摄于呼伦贝尔大草原 图腾马和牧民的交通工具
2024年1月25日拍摄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 巴特尔的牧场就在满都拉图镇内蒙古金中矿业的旁边
2023年11月21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肛恩好比家的宠物猫、马、勒勒车和炊烟袅袅的蒙古包
2023年12月27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牧民用的冬季牛羊饮水装置,抗冻方便
2018年1月9日拍摄于内蒙古苏尼特左旗 冬季那达慕上穿着时髦拎着名牌手袋的当下牧民
2015年12月9日拍摄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 女主人穿着亮蓝色蒙古袍出门送客,包内装饰用的是浅紫花的塑料贴,看的出女主人生活的小雅趣
2015年12月9日拍摄于内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 能抗零下数十度严寒的摩托车大大减轻了牧民冬季放牧的辛苦
2019年12月25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牧民家的迷彩车和护家牧羊犬
2022年6月24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草原那达慕上并不多见的出租车
2015年7月26日拍摄于内蒙古正蓝旗 第一次来内蒙草原就给我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2021年7月10日拍摄于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 夕阳的草原篮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