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2023“徐肖冰杯”中国纪实摄影展入展纪录片-《稻之道》

发布时间:2024-05-13

作品名称《稻之道》

作者:王晓宇

作品阐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千年农耕文明的孕育下,“粮食”秤砣在中国人的心中重千斤。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总产量13908.2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再创历史新高。

水稻,中国人的食谱之源。虽是寻常“盘中餐”,但在华夏文明中,却有着万年稻作史载。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水稻一直作为重要印记,深深烙进中华民族的文化中,见证着这个民族的荣辱兴衰。随着时代发展,传统水稻耕种方式渐渐淡出历史舞台。曾几何时,稻种萌动发芽,稻枝抽穗扬花,稻田金黄无边,稻农深耕细作……一幕幕乡野风景,一页页农耕文化,在中国人的记忆里,挥之不去。

2022年初,作品以“稻”为题,深入乡野田间、山村农户,试图发现和挖掘传统水稻耕作背后的传承坚守、人文内涵,希望从乡村生活现状、劳动力结构、经济社会发展等角度,留住时代影像,追寻乡愁记忆。

春种秋收,四季轮回。山区“边角地”里,年过七旬的蒋德宏、伍学珍夫妇依然遵循传统,在如今的乡村,并不多见。老人勤耕的身影、质朴的表达、开朗的个性,引起了我的注意。几番交流,渐渐有了思路:一颗稻,如何经农人之手,走过春夏秋冬,来到一日三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决定用一年时间,拍摄一粒米的故事,寻求百姓安、国家稳的答案。

水稻种植,遵守时令节气。每个节气前,及时策划、组织拍摄、抓拍取景。从春耕春种、夏忙夏管,到丰收喜悦秋收冬藏;从执着坚持、守望稻香,到万家灯火新春团圆。一年时间里,作品脚踏二十四节气,真实记录了基层农技干部刘贵祥,指导帮助稻农蒋德宏夫妇种植水稻的全过程,客观展现了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种粮政策的落实、良种良法的推广、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农业机械化普及、粮食增产增收等主题,表达了稻农对土地依依不舍的朴实情感,对美好生活的奋斗和憧憬,以及对党和国家深深的热爱和眷恋。

稻花香里,丰收团圆。在外打拼的孩子盼着回家,在家的老人早早就开始准备那一桌年夜饭,也正是这碗饭,老人养大了儿女,坚守土地、生生不息。

作品以稻米的生产为线索,记录了稻农一年的生活,用极富人文气息的叙事语言打开了一扇了解乡村的窗户。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中,作品以诗意的画面呈现原生态的田野景色,描绘稻农的艰辛劳作与恬静生活,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作品的人文主题也在不断流淌的影像美学中显现出来,这是一个丰收的故事,亦是一个团圆的故事,稻米的“小世界”里,讲述着“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主”的朴素道理,藏着国家粮食安全与粮食产业发展的“大使命”。

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一年记录的稻之道,一心所系的农之情。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粮食安全,“国之大者”,那是稻农与土地无法割舍的守望与依恋,也是牢牢端稳“中国饭碗”的底气和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