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5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北方土炕》

发布时间:2019-11-06  作者:刘立昌  来源:中国摄影报

“南人习床,北人尚炕”, 在北方家家户户都有一盘土炕,它是用土坯和泥一层层的垒起来,再分割成一块块之间相连的炕道,上面摸成平展的炕面,然后铺上炕席就成了。土炕冬暖夏凉,非常适宜人类居住。有关土炕记载最早出现于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中,文中所载石材搭建,外生火,屋内“尽温”的住处结构,正是典型的“炕”。

土炕是待人接物的重要场所。客人来了,“上炕吧!”就成了村民们的敬语。冬季,人们喜欢在热呼呼的炕头上聊天,喝茶。土炕,也是村民们的“餐厅”。吃饭的时候,按长幼尊卑,围坐在炕桌上一起吃饭。土炕还是人们休息睡觉、传宗接代的温馨场所。

随着农村经济不断提高,部分农村人住上了宽敞明亮的大瓦房,大部分土炕已经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各式现代的床铺。但那里的老人们依然愿意“坚守”传统的土炕生活。

我从2014年拍摄土炕至今,对家乡周边200多户生活在农村的家庭进行采访、拍摄,记录下他们目前的生存、生活现状。

在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70—80岁以上的老人主要靠子女供给,部分老人的供养还停留在吃饭、穿衣的传统供养方式上,精神需求严重匮乏。尤其是老人的医疗方面负担很大,老年人往往是得了病能抗则抗、能拖则拖,极大的影响了老人的身体健康。在农村“未富先老”影响时间是持续的,甚至影响到一代或几代人。

土炕承载北方乡村的邻里、亲情和一切人事,见证了农村当前的变化和未来的发展,是传统和现代文化交替的缩影。

2015年4月1日,高阳县 南教台。 于会来老俩口,一个86岁,一个85岁,由4个儿子轮流送饭。在北方的冬季,人们喜欢在热呼呼的炕头上聊天,喝茶。土炕,也是村民们的“餐厅”。


2018年4月10日,安新采蒲台村,桌子上放着带热气的玉米面的发糕。老人拿起发糕让我们尝尝,还说“早上蒸的,新鲜玉米面,你们城里吃不上,可好吃了,”我们推不过,发糕软软的,还有玉米甜甜的清香,是真的好吃。


 2016年5月25日,顺平县刘各庄。   刘玲,79岁,有六个女儿,老伴三年前去世,一个人生活,她不愿意给孩子们添麻烦,一直在老屋住着。她说:“这老房子是我31岁时盖的,已经有48年了,舍不得离开呀。”这是她在做自己的装老衣服。她对我说:“现在年轻人都不会做了,我做一个月就成了。”


2017年1月21日,高阳县南教台村。齐小存,(左)71岁,有一儿三女,种10亩地。她三年前做了白内障手术,胆结石闹了好几年,今年厉害的不行了才做得手术。这些年总是闹病,看病住院花了不少钱,农村人就怕得病。老婆婆(右)今年88岁,也要人照顾,生活就靠老伴种地打工,孩子们给些帮补。


2015年5月27日,高阳县南教台。 史雪,54岁,有一儿一女,都已成家。李瑞芳,69岁,两儿一女,两家住临居,谁家有个什么大事小情,经常在一起帮忙。


2016年5月12日,承德县大榆树沟村。乔艳军,56岁,有一儿一女,种8亩地,靠种地和打零工供儿子念完大学,在农村供一个大学生很难,真的很艰苦,儿子也争气,在北京上班,“总算最艰苦的日子过去了,”说起儿子老乔的脸上挂着喜悦。


2016年5月25日,顺平县刘各庄村。史桂芝,72岁,老伴刘兰柱,70岁,有六个女儿一个儿子,种4亩6分地。她说:“孩子们孝顺,吃的用的都是他们们买,我们老俩没有什么花项,吃菜是自己院子里种的。每个月国家给80元的农村养老金,很知足了。”


2017年2月5日,高阳县南教台村。苑秋田,67岁,有四个女儿,种5亩地,老伴2009年得心脏病,失去劳动能力,每年吃药就得6-7千元,全靠秋田种地和打零工维持生活,家境比较困难。


2015年7月4日,蠡县高佐村。 马凤茹,(右)63岁,几年来一直在北京跟女儿看孩子,老家还有80多岁的父母。她经常回家看望老人,每次回家就拆拆洗洗,尽量多干些这样才放心。


 2016年4月18日,高阳县旧城。    闫淑霞,(左)67岁,有两个儿子,种5亩地,俩个儿子都在县城上班,孩子们都很孝顺,地里的活用不着他们,家里缺什么孩子们就买来了。这是她和妹妹、妹夫还有弟弟边掰玉米边拉家常。


2017年1月23日,高阳县南教台村。    刘六,73岁,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老人说:“我们这代人什么苦都吃过,什么罪也遭过,吃野菜、吃树叶是怎么过来的,想起吃糠咽菜的年代胃就反酸。现在的日子多好啊,吃着白米白面,没有操心的事。”她们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一代人。


2018年4月10日,安新采蒲台村,郝根启,72岁,老伴70岁,老郝是高中毕业,“一生经历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文化革命。也经历了改革开放,现在又赶上雄安新区建设,没想到国家建设这么快,生活这么好,我这辈子知足了。”根启说。


2017年1月29日,高阳县南教台。于春来(右2),88岁,有四儿一女。几个儿子经济条件都比较好,在城里请来保姆照顾老人,孩子们也经常来看望,在农村是比较殷实的人家。


2017年1月22日,高阳县南教台。  杨占胜之女2017年1月22日就要出嫁了,一大早就开始梳妆打扮。在农村结婚、聘女儿都要等到农闲季节,这时有大把的时间操办婚事,虽然不如城里排场、体面,但那阵势、礼俗、气氛是城里永远不能比的,每个环节都有一定的礼数,不能坏了老祖宗留下的规矩。


2015年11月30日,高阳县南教台。王占73岁,家住村里最西头。村西是白洋淀的马棚淀,早已没了水的踪影,但地势低洼,四十多年过去了,整个村庄也没有再向西发展,他家还是村的最西边。 


2017年7月11日,高阳南佛堂村,“南人习床,北人尚炕”,在中国北方有“一间屋子半间炕”的说法,炕是一家人吃饭、睡觉和待人接物的重要场所。


2017年1月31日,高阳县西教台。春节是一年中的大团聚,孩子们陪着老母亲打麻将,孙子孙女们在土炕上玩耍,一家人其乐融融过大年。


2016年4月10日,高阳县西教台村。孩子们凑在一起翻跟头、打拳仗,常被大人们呵斥一句:“不要再闹了,再闹土炕就塌了!”农村多少代孩子们都是这样长大的。


2015年4月25日,蠡县高佐。吃完饭,孩子们就在饭桌上看书写作业。


2017年8月15日,蠡县高佐村,网络早以进入寻常百姓家,暑假期间看动漫也是孩子们的最爱。


2015年2月18日,高阳县南教台。年三十的下午,孩子们都回来了,连带着把在城里养的两条狗也带了过来,一家人坐在炕头包饺子。城里生活节奏快、限制多,春节的气氛大不如前,想体味年味,还得回农村老家。


 2015年5月16日,高阳县南教台。 92岁的于氏20多年以来每天坚持着一个习惯——跪香,有时能跪上大半天。而这位老人自己已讲不清跪拜的是什么神灵,只说这能教人积德行善,保全家平安。


2014年9月12日,安新县白庄村。于恩,88岁,有两儿一女,身体硬朗,常在院子里走走,累了就在炕上躺一会。老伴去世多年,两个儿子轮流抚养。


2016年4月14日,高阳县贺庄。 58岁的吕莲当过十几年的赤脚医生。虽说早就不从事这项工作了,但街坊四邻有个小灾小病,她还是随叫随到,帮邻居们测血压、量体温或输液等。


2015年5月31日,安新县曲堤。王闺老伴在白洋淀边打鱼,一去就是一天,她身体不好,这几天高血压犯得厉害,总是头晕,由外孙女陪着在家输液。


2016年8月20日,蠡县高佐。马建良,每天忙忙碌碌,这几天肩周、颈椎时好时坏,总不舒服就想起拔拔罐子。83岁的老母亲眼巴巴看着,不停地说“该歇歇,就歇歇。”


2015年12月4日,高阳县南教台。杨维民当了30多年的生产队长,12年前因车祸右腿骨折,从此用上双拐,由五个儿子轮流抚养。


2016年2月22日,高阳县南教台。于振修在保定市的邮政系统上班,老伴在本村服装厂打工。周末,48岁的于振修回家帮着干点家务,农忙时帮着打理家中的几亩地。在北京打工的儿子到了结婚的年纪,于振修还得给儿子攒娶媳妇的钱。另一边,于振修的父母都70多岁了,也需要人照顾。上有老下有小,正是最较劲的阶段。


2016年2月23日,高阳县南教台村。于凤格从小就喜欢剪纸,大半个村庄无论谁家娶媳妇、聘闺女求她剪喜字有求必应,几十年她是又搭红纸又搭时间,乐此不疲。农村都有贴窗花和贴报春葫芦的风俗,每到春节和立春前是她最忙碌的时候,要提前剪出来,给一条胡同的邻居挨户送去,有年龄大的她帮人家贴上,就图添个喜庆与热闹。


2016年4月14日,高阳县刘家庄村。村里老人常打一种叫作实和(读音hu)的纸牌,这是一种古老的传统娱乐纸牌,以“水浒”一百单八将的座次变化为内容,玩法复杂多变,年轻人早已不会玩,接近失传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