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0日

收藏本站 登录|注册

文章详情

纪录类影像提名作品

福·腐-田茹

作者自述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任何一个国家,不管它多么富裕,都浪费不起资源。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每年产生的垃圾高达2.5亿吨。这些垃圾中的很多都不能被称作垃圾,因为它们都还具有着其自身的利用价值。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时刻强调着发展要平衡。然而城市和农村的贫富差距却显而易见。我们可以看到,城市里的垃圾堆里丢着完好的玩具和食物,逐渐腐坏。农村里的孩子却把仅有的一只玩具视如珍宝,或者两个孩子因为分得半个苹果,脸上洋溢着幸福;又或者搬了新房的主人丢弃了完好无损的家具厨具,却殊不知农村里的人家却可能从未拥有过。

这些细微的差距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矛盾,一个国家的矛盾。这组照片,记录了生活中的微小细节,让我们这些普通人能够从我做起,为社会、为国家尽一点自己的责任。  

评委评语

田茹同学的作品名称,指出了面对物质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

初看这套摄影,并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寻常的农村题材,寻常的并置方式和寻常的拍摄方式,似乎在体现着作品的平庸。因此,在第一轮评选阶段,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评委都没有投票给她。但是多看几次之后,你会发现这些作品不同寻常之处。

独特首先在于年轻作者观察生活时的角度选择。农村题材在纪录类影像中绝对是一大类,可是几乎所有的视角都集中在人与事上,只有她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物。同样,所有的农村题材都在诉说生活的艰辛苦难、命运的悲戚、戏剧性的人或事,只有她在众多的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病困家庭和失独家庭等等恨不能催人泪下的题材喧哗中,安静地诉说着平平淡淡的日常生活。

独特性还体现在作者对于生活的态度上,当所有农村题材的作者都号称怀着同情之心,高尚地(同时居高临下地)为农村的苦难而呼号、控诉、同情、代言,田茹平实的视角面对农村的生活却没有控诉,也没有怜悯和同情,更没有不平和仇富,有的只是欣赏与尊重。

田茹的作品引人深思。当我们这些“城里人”对物质挥霍浪费,并贪得无厌地追求更多、更新、更好,我们匆忙的脚步是不是错过了生活?小孩子那因为分得半块苹果而幸福的笑脸,是否也提醒我们,在“追逐物质-遗弃物质”的加速度中,无暇体味拥有生活的甘美?

田茹用作品安安静静地诉说。在我看来,或许这位年轻的作者并没有多少深刻的生活阅历和人生感悟,却拥有敏感的眼睛与心灵。同样,尽管她的技巧稚嫩,画面也不完美,作品却因真诚而动人。(高世强)